年报
河南博物院2020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0-12-31
信息来源: 河南博物院

2020年,河南博物院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文旅厅、文物局的领导下,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转变工作思路,明确目标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高效推进。主展馆如期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接待观众66万多人次,举办线上线下各类展览25个,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近1000场次,获得各类奖项、荣誉14个。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党建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夯实政治建设。坚持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各项职能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博事业发展重要指示的科学定位上,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扛实政治责任。年内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4次党委会、6次中心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制定河南博物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分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62次。抓严巡视整改,明确3个方面任务、8个问题、28项整改措施,高质量完成巡视整改任务。三是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定《中原国学讲坛意识形态工作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管理的实施细则》等4个意识形态管理制度,专题分析研判督导意识形态工作6次。四是坚持理论武装。制定并认真执行《河南博物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理论学习工作安排》,开展集体学习12次,交流研讨2次,各支部召开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集中学习活动60多次,推行“一日一学”175次、“一月一讲”8次、“一季一测”3次。五是严肃政治生活。认真开展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坚持“戴党员徽章、亮党员身份”和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举办“铭誓言忆初心、明职责践使命”入党宣誓仪式;组织开展“叩问初心”“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等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组织生活的庄重感、仪式感,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六是规范支部建设。制定《关于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8个方面26项规范标准,将党支部工作内容清单化、质量标准化、流程规范化、任务责任化。换届改选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支委委员。开展营造“三个氛围”、争创先进党支部活动。建设党员活动室,打造党员活动新阵地。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五项制度”,吸纳入党积极分子6名,发展党员6名,转正党员4名。七是强化纪律建设。成立纪检监察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加强监督力量,实施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情况督查和重点岗位、重要人员、重点环节监督。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明确风险防控责任。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举办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岗位教育8次,通报典型案例6次,在节假日及重点时段开展廉政谈话、提醒、监督45人次。按照相关程序,对院后勤处原副处长李金山因个人经济纠纷犯拒不执行罪进行处理,开除其公职、党籍,并以此为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释放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信号,让警钟长鸣、震慑常在。

(二)疫情防控高效应对。院党委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闭馆期间,全力加强文物安全管理,积极采购防疫物资,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严把人员管理关、消毒关、体温监测关、用餐关、安全生产关。同时抓好主展馆抗震加固工程的复工复产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有序推进。恢复开放后,观众参观采取网上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分时分流、语音讲解、数字导览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广大党员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全院83名党员志愿者连续值守50多天,累计服务1080小时,向社区捐赠慰问品41箱,口罩、消毒用品1000多件套。积极响应上级号召,131名党员、职工自愿捐款共计24300元,29人参加无偿献血。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征集活动,征集见证物2000余件/套,部分征集品已参加省内相关巡展。

(三)主展馆提升改造顺利完成。自2月25日主展馆抗震加固工程复工以来,在院领导班子带领下,举全院之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院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认真部署,积极协调,定期召开工程例会,有效解决施工问题;各专业组、项目部按计划倒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院各部门积极配合,广大干部职工和参建工人加班加点通力合作,最终于9月24日顺利完成主展馆抗震加固维修工程和陈列展览提升工程,并面向社会试开放。

新开放的主展馆不仅建筑和设施设备换新貌,陈列展览和公共文化服务也体现了四个新:一是体现新理念。陈展提升后,推出了“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和“明清河南”“国宝特展”等专题陈列,展出文物5000余件,策展视角、展示内容和范围较提升前明显扩大。展览突出展示了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母体地位和黄河文化发展中的核心主干作用,同时通过对中原文化“闪光点”的多方位解读,将历史陈列与城市记忆有机结合,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二是展示新发现。新的陈展吸收了洛阳栾川县孙家洞遗址、许昌灵井遗址、新密李家沟遗址、双槐树遗址等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更加全面的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区文化风貌。三是利用新技术。为提高博物馆智慧化水平,丰富公众参观体验,将5G、VR、AR等新技术融入陈展、社教、参观服务之中,实现展览数字化运用、网上票务预约与自动验证、馆内实时人流数据展示、展厅个性化位置导览服务,以及社会教育体验的智慧化提升。此外还完善了文物保存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安防消防集控系统等,利用先进技术强化文物安全保护力度。四是拓展新空间。适应文旅融合发展需求,我院完善了“华夏古乐厅”“公众文化体验厅”等配套的观众服务、延伸教育设施,在主展馆二楼东西两个平台,打造约3000多平米的观众休闲空间,在东配楼开辟了1300多平米的教育服务空间,主展馆每个楼层均设置了文创专区,满足公众参观学习、休闲娱乐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四)公共文化服务亮点频出。疫情环境下,我院革新展示模式,加大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一是陈列展览。在院内举办了“泱泱华夏·择中建都” “河南石刻艺术”“书写与传承—全国文博系统70年书画作品展”“黄河故事—全国金石传拓作品邀请展”等16个精品展览,其中“院藏明清工艺展”“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出彩中原”专题陈列和“鲁迅的艺术世界”临时展览将于12月下旬开展。先后赴大连博物馆展出“人民呼唤焦裕禄”,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出“长河溯源—夏商周三代社会生活展”等,部分藏品赴内蒙古、陕西、江苏及省内多地参展。线上推出云展览4部,完成“云探国宝——沿黄九省区博物馆带你畅游历史长河”“博物馆在移动”“全国博物馆展览月河南博物院云直播”3次大型直播活动,直播总观看人次286万,总曝光量8568万。

二是社会教育品牌服务。历史教室品牌以1+9格局,内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举办“博物馆里看黄河研学云课堂”等活动300余场。研学教育品牌开发古都系列、镇馆之宝系列等课程20门,举办特色学程、线上课程活动近百场。《历史教室研学云课程系列之考古知多少》《大象中原——内地与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分获全国2015—2019年度博物馆研学最佳课程和最佳线路奖。中原国学讲坛品牌围绕“黄河文脉·民族根魂”主题,推出中华文明溯源、博物馆与考古等公益讲座19场,服务现场观众4700余人,新媒体平台关注讲座人数突破百万。志愿者服务品牌累计为公众提供义务服务9626小时,发起“云逛博物馆”“历史上的今天”等主题微博、微信信息1414条,阅读量累计1274万人次。志愿者詹元荣获“牵手历史——第十一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称号。

三是华夏古乐展演。推出《华夏正声--音乐文物复原展演》150余场,接待观众15000余人次。开展“华夏古乐进校园系列活动”和“我们的节日--节庆系列音乐会”等活动,举办《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之凤求凰—传统爱情主题赏听会》《华夏正声-国庆、中秋专题音乐会》《妙指清音-古代弹拨乐专题音乐会》等近十场专题演出。

四是文创开发。开发文创产品总量达到535款,年收入544万多,培育“饕餮纹桌面吸尘器”“豫博咖啡”“饕餮乳钉纹四方杯”“双连壶‘相拥’项链”“失传的宝物”系列考古盲盒等多个网红产品。考古盲盒以爆款之姿,10天销量突破8000件,使关键词“河南博物院”一度登上同城榜热搜首位。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微博关注转载,省内外官方媒体连续采访宣传。此外,我院还举办了“万科杯”第七届河南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川上曰”文创市集、“灼蓁”汉服秀,完成7个文创直播活动。参加(上海)中国国际品牌授权展览会、第八届成都国际旅游展等7次外展,获文创奖项5个。其中获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最佳组织奖”,“鸮尊盲盒系列”获义乌“202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文创产品银奖。

(五)藏品收藏保护能力有效提升。年内新征集入藏陶瓷、绘画、拓片等汉代至现代各类藏品484件/套,整理秦至清代各时期货币90余万枚,上架清至民国时期服饰文物1200余件/套。经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现场鉴别,拟提升院藏一级品41件/套。完成布、撤展文物点交3510件/套。对部分上展文物进行病害检测,养护、修复文物160余件/套。完成对中国航海博物馆、三门峡市博物馆、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等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完成全省馆藏纸质文物健康状况调查,举办河南省第五届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

(六)科学研究持续深入。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社科基金项目、行业标准等9项,院课题立项18项,结项4项。出版图书《河南博物院院刊》第一辑、第二辑,《掇菁撷华——河南博物院征集文物图录(1997——2018)》3本,《中原文物》高质量完成全年6期出版任务。深化科研合作,分别与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财经学院等高校签署合作培养实践协议,与郑州财经学院共建“中原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召开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第八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成立文创专委会,举行首届“河南省博物馆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

(七)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主展馆综合布线系统、票务预约系统、智慧导览系统、多媒体集控管理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等项目建设完成并投运,实现河南博物院5G全覆盖。基于5G技术实现“360度全景龙门”“全息莲鹤方壶”等项目的数字化互动展示。制定《河南博物院网络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安全防控整改,有效提高网络与信息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完成河南博物院OA办公管理系统建设并测试运行。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全年新闻报道共计1029篇,三大网站访问量达189万,发文量3600多篇,推出网络专题10部。院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发布信息1700余条,粉丝量达32万。《中原藏珍》完成100集推送,在学习强国平台专辑点击量达500万,荣获“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入围项目第一名;全国第五届“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奖;“河南省2019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推选活动”——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奖;与喜马拉雅合作“把国宝讲给你听”系列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0年度第二季优秀网络视听名单。

(八)对外交流有效开展。利用院英文网站加强对外信息发布和院藏珍品文物的宣传。与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就入境展进行沟通对接,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华裔文化艺术活动”系列线上讲座。完成汝州第二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相关工作。大力推进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合作,“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云探国宝”大型直播活动、“我的黄河我的家——黄河流域九省博物馆联盟文创展”、博物馆展示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相继举办,有效地促进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推动了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九)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机构管理科学完善。完成了新一轮的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召开理事会会议,起草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开放服务提质增效调研活动。通过招才引智和公开招聘引进人才8人。2人分别入选2019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人选。二是财务管理规范有效。加强收支动态管理和资金预算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图书服务能力提升。为全院科研和信息交流提供有力保障。四是保障管理细致到位。稳步推进基建工程施工和后勤运转管理,完成试开放问题整改,加快剩余扫尾工作。五是安全管理从严从实。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4次全院安全大检查,发现整改安全隐患20多处。组织消防培训、演习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更新安防设备设施,全面提升技术防范能力。顺利实现了第32个文明安全年。六是群团工作丰富多彩。举办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和微型运动会,组织青年沙龙、职工文体活动、节日主题活动等。顺利完成省级文明单位复查迎检工作。

二、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站位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的全过程,贯穿于日常工作和具体行动中,时刻与上级党组织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行动上同步;高水平加强思想建设。抓好理论武装,认真制定实施《河南博物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1年理论学习工作安排》,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推行“五学”模式,抓实理论学习;高标准加强组织建设。规范党员日常教育和培训,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夯实党建基础;高要求推进作风纪律建设。抓严风险防控、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建立健全科级干部廉政档案,严把干部政治关、廉洁关;高质量推进群团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抓细工、青、妇、团、文明创建工作。

(二)主展馆抗震加固工程收尾工作。加快推进工程收尾进度,做好相关验收、决算工作。有序开展院区整体环境改造,为群众提供舒适、完善的休闲参观环境。

(三)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疫情防控,落实责任,防控到位,全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卫生安全风险。

(四)陈列展览工作。计划举办“牛年生肖文物图片展”“殷契重光”,引进“卢森堡展”等。联合黄河流域九省区文博单位举办“大黄河文明展”。完成原创展览“中国屋檐下—河南古代建筑明器展”“华夏和韵——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长河溯源——中原夏商周三代礼乐文明展”“人民呼唤焦裕禄”等外出展览工作。做好博博会的参展及相关工作。

(五)社会教育工作。逐步推进教育系列品牌建设实现新跨越。盘活现有资源,优化分众教育,大力发展“云教育”,在解决社会教育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实现明显突破。打造豫博特色“流动博物馆”,举办2021年暑期少儿活动节,拓展传统文化育苗工程在中小学校的传播育人阵地作用。在开放服务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方面迈出新步伐。统筹做好游客中心和社会教育体验中心规划,形成开放服务新亮点。组织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黄河故事”讲解大赛。

(六)藏品收藏保护工作。加强藏品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完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与健康评估制度,开展有机质文物保存状况调研、文保新兴领域预防性保护调研。继续深化与省内外文博单位文物保护修复的交流合作。申请创建河南省文物局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与培训重点科研基地和河南省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区域中心。开展“文保特色研学”相关活动。

(七)科研工作。做好2021年度国家级、省级社科基金等项目申报及院科研课题的立项和管理工作。做好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河南省博物馆联盟相关工作。完成《中原文物》、《河南博物院院刊》第三辑、《博物馆学论丛(八)》、《考古遗址出土贝类鉴定指南——淡水双壳纲》等期刊、著作的出版工作。

(八)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强化信息宣传、舆情监控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做好院融媒体平台运维工作,改版提升院网和河南文化网,激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号等活力。策划完成“红色记忆”30集系列短视频和《中原藏珍》50集的摄制工作。 

(九)文创开发工作。继续做好文创品牌运营及项目推广,加大文创开发力度,吸引更多社会企业投入,扩大院内外,线上下融合式营销网络规模。办好河南省博物馆文创大赛,加强文物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十)科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管理,强化人才培养,健全激励机制,优化办公、人事、安全、财务、后勤、图书等保障管理工作。制定实施河南博物院“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