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展览>>外展交流>>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
 
   
第二组  玉器琢磨
     发布时间:2015-12-18

                                                                                                                                                   玉器是古代贵族专享器物,从夏代至春秋战国,玉器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秦汉以降,玉器的礼仪功能衰落,突出装饰功能。河南地区的玉器加工始于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其间玉器的雕琢工具和治玉工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制玉工具由新石器时期的石质工具,发展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工具,直至战国时期出现的铁质工具;制玉技术则逐步发展出切、磋、琢、磨、镂、钻、抛光等技法,装饰工艺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透雕等。

玉佩

商王武丁时期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Jade Pendant

King Wuding’s Reign in Shang Dynasty

此玉佩采用了商代玉器应用最为普遍的双阴线刻手法,即刻出两条匀细并行的阴线,由于双线间距离很近,在视觉上给人以阳线的错觉,又称“双勾”、“双阴挤阳”。殷墟出土了多件此类怪鸟和怪兽形玉佩,这种虚拟动物形象的出现与商人的鬼神信仰有关。

玉人

商王武丁时期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Jade Figurine

King Wuding’s Reign in Shang Dynasty

整个人像以立体圆雕为主,用夸张技法突出人物的面部五官;玉料选择匠心独具,将玉石上有黄斑的部分处理在人像头发的部位,整件玉人像反映了商代后期玉雕工艺的高超水平。据人像的跽坐式坐姿推断,当时可能已出现几式砣机用于治玉。

玉人

商末周初

1997年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Jade Figurine

Late Shang Dynasty and Early Zhou Dynasty

                                                                                                                                                       整器将虎头、人身、立鸮巧妙结合在一起,是罕见的玉雕佳品。商周时期的圆雕跽坐人像发现较少,殷墟妇好墓共出土了5件,这件玉人像出土于西周早期的长子口墓,可能是武王克商的战利品,被周王室作为赏赉赐给诸侯国贵族的。

牛形玉调色器

西周中期

1964年河南洛阳北窑西周墓地14号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Ox-shaped Color-adjusting Ware

Middle Western Zhou Dynasty

此牛形调色器的眼、角、腿及周身纹饰均采用西周独创的斜刀工艺雕刻,即先用细砣雕琢内侧线条,再用带有斜坡的轧轮雕琢外侧线条,这样雕出的器物纹饰形成了线条一细一粗,一边陡直、一边斜坡的状态。

 

鹿形玉佩

西周晚期

1990年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Deer-shaped Jade Pendant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玉鹿是西周动物形玉雕中最具特色的器物,这一时期的动物形玉佩多为片状扁平体,光素无纹,造型简练,善于以夸大局部特征来概括全貌。这件玉佩即在表现鹿的形象时,着力夸大俊美的鹿角,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玉柄铁剑

西周晚期

1990年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Iron Sword with Jade Handl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此剑是目前已知的经科学检测认定的我国人工冶铁的最早实例。商周时期,青铜质工具被用于钻孔技术。这把玉柄铁剑设计构思巧妙,将套接、卯合、锻造、镶嵌等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玉人头像

春秋早期

1983年河南光山黄君孟夫妇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Jade Head Portrait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这件玉人头像是春秋时期写实风格玉雕的早期代表作。出土时置于死者腰部,当为死者生前佩带的珍贵物品。玉石人头像多见于王室贵族墓中,是奴隶主贵族阶层的权利象征。

人首蛇身玉饰

春秋早期

1983年河南光山黄君孟夫妇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Jade Ornament in the shape of Human-head and Snake-body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以后,镂空技术被大量应用于片状器物雕刻中。有学者认为这两件玉饰在造型纹饰上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龙山文化人面纹玉圭较为相似,可能是新石器晚期的遗存,后在春秋时期被加工改雕的。

 

兽面纹玉牌

春秋晚期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Jade Plate with Beast-face Design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时期,楚国的玉牌、玉佩类饰物在装饰纹样上体现了与青铜器相同的时代特征:龙首纹、蟠螭纹大量出现,勾云纹、卷云纹相互勾连,满布在隐起的兽面、虎、龙等各种形状的图案之上;在工艺技法上使用“阴线刻兼浮雕法”,艺术表现力大大优于商、西周时期的平面阴线刻技法。

 

云纹铁芯玉带钩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1978年河南泌阳官庄北岗秦墓3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Jade Belt Hook with Cloud Design and Iron Core

Qin Dynasty (221-206BC )

战国以后,玉石与金属相结合的工艺远远超越了商周时期,镶嵌工艺、拼接工艺十分成熟和发达。此类多节玉带钩,主要出现于战国晚期至西汉早中期的墓葬中,学者推测将玉块与铁芯结合在一起,可能部分运用了浇铸法,先制作玉块,再浇铸铁芯。为防止炸裂,工匠需要预先加热玉块,在制作时不仅要将玉块穿连,还要掌握好铁与玉的温度。

 

                                                                                                                                                       玉舞人佩(2件)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1986年河南永城芒砀山僖山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Dancer-shaped Jade Pendant

Western Han Dynasty ( 202BC-8AD )  

                                                                                                                                                       玉舞人佩战国时期已有,盛行于汉代。汉代玉舞人佩均作长袖舞过头顶状,恰如“长袖善舞”之谓;舞姿多变,动态突出;造型概括而夸张,刀法简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