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遗址 | ||
发布时间:2015-07-15 | ||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代加以扩建,武则天时达到完备。城址位于洛阳市内,包括外郭城、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曜仪城、夹城以及街道、市井等,规模仅次于都城长安。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 ![]() 杨国忠进银铤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70年河南洛阳隋唐宫城遗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The Silver Ingot Submitted to the Court by Yang Guozhong Tang Dynasty ( 618-907AD ) 银铤正面有铭文一行:“专知采市银使右相兼文部尚书臣杨国忠进。”背面上部有铭文一行 “安边郡和市银壹锭伍拾两”;下部有铭文三行,第一行“专知官监太守宁远将军守左司卿(御)率府副率”,第二行“充横野军营田等使赐紫金鱼袋郭子昂”,第三行“天宝十二载十二月□日”。据铭文刻知,银铤为地方上缴之边郡和市银两。 唐代主持中央财政的户部专门设置机构和官员管理和市事务,根据全国物产的丰歉,物价的贵贱,在丰收处及特产地区收购货物,运往歉收及欠缺之地出售,互补有无,以利于民。和市银铤就是和市所得收入。这件银铤是地方上缴国库后,由杨国忠作为羡余进奉给宫廷内库。 ![]() 含嘉仓刻字铭砖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71年河南洛阳含嘉仓城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Hanjia Barn Brick with Inscription Tang Dynasty ( 618-907AD ) 这块铭砖记载了含嘉仓第十二窖存粮情况。含嘉仓兴建于唐初,是东都洛阳城内的大型粮仓,也是大运河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作为关东与关中地区的粮食转运中心,其运转量最大最为繁盛的时期应该是显庆至神龙元年约50年的时间。 白居易造石经幢 唐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 1992—1993年河南洛阳隋唐洛阳城白居易故居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Buddhist Stone Inscriptions Dedicated by Bai Juyi Tang Dynasty, 9th year of Dahe Era (AD8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