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展览>>主题陈列>>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
 
   
第一组  青铜铸造
     发布时间:2015-07-15

青铜是红铜、锡、铅等的合金。中国的青铜铸造可追溯自铜石并用时代,青铜制品在齐家文化和陶寺遗址均有发现。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达到鼎盛,青铜器常被用作礼器,成为礼制的象征,是王室及贵族阶层的专享器物。青铜铸造方法主要有块范法和失蜡法两种,块范法是最主要的铸造方法。其工艺水平主要体现在器物造型、装饰纹样以及铭文铸造等方面。鼎盛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奇,体量硕大,纹饰繁缛,铭文丰富。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容器的礼仪功能逐渐弱化,突出实用性,器物铸造和装饰变化较大,纹饰逐渐简化和符号化,开始流行镶嵌、错金银、线刻等新的装饰工艺。

青铜鸮卣

商代后期

(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1980年河南罗山蟒张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Owl-shaped Bronze You

Late Shang Dynasty ( c.14th-11th centuries BC )

这件鸮卣采用典型的商代晚期“三层花”装饰艺术风格,造形精巧,纹饰繁褥,内涵丰富,工艺精湛。

“妇好”青铜鸮尊

商王武丁时期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Owl-shaped Bronze Zun

King Wuding’s Reign in Shang Dynasty

鸮尊为写实的猫头鹰形象,两耳与脑后器盖的龙形、鸟形捉手皆用分铸插接的方法铸成,器身下部利用两足与尾翅形成三点平衡,既达到工艺上的美观效果,又实现作为酒器的实用性。

从商代中期到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出现了一次思想解放的巨大飞跃,即分铸与插接、铆接工艺的发明。这一工艺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的造型艺术彰显出更复杂多变的形态,诞生了青铜器发展史上最辉煌壮丽的时代。

 

簋形青铜觥

西周早期

1997年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Gui-shaped Bronze Gong

E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簋形觥器盖为龙首形,龙首的角、耳及盖顶的半环捉手皆分铸后插接而成,使得龙形更加立体、饱满、灵动。

 

莲鹤方壶

春秋·郑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Bronze Hu with Lotus and Crane Desig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 770-403 BC ),Zheng State

该方壶形体巨大,纹饰新颖,铸造工艺精湛。龙耳、虎足及盖上立鹤,均采用春秋时期先进的分铸法制成,全器采用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艺细腻铸造,既显示出春秋时代卓越的青铜铸造水平,又反映了当时青铜器动物造型肖像化的潮流,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

 

云雷纹青铜匜

春秋·楚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Bronze Yi with Yunlei Desig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 770-403 BC ),Chu State

青铜匜的流上部与鋬上部兽首均铸以镂空的蟠虺饰,一般认为此种镂空装饰以失蜡法铸成。

失蜡法,即以低熔点的蜡为原料制成蜡模,外敷铸范材料,后加热铸范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再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与原始蜡模相同的金属铸件。一般认为失蜡法的发明出现在春秋时期,是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又一次巨大飞跃,为铸型更为复杂的青铜器件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