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展览>>主题陈列>>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
 
   
第四组  佛教
     发布时间:2015-07-15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在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点和王朝风范的佛教艺术。这里有中国佛教的“祖庭”——白马寺,还有著名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以及众多的佛教寺院。以洛阳为中心的石窟、寺院以及石刻造像,见证了佛教在河南的发展与繁荣。 

泥塑头像(4件)

北魏(公元386—534年)

1979年河南洛阳永宁寺塔基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Clay Head Portraits

NorthernWei Dynasty ( 386-534AD )                                                      石灰岩雕造。碑座已佚。碑阳:碑首六龙盘绕,碑额雕一尖楣圆拱龛,内雕依坐弥勒,龛柱阴刻楷书题记“弥勒主宋方生侍佛”和“弥勒主辛妙资”。碑身分三层雕刻,上层雕飞天和覆钵式花塔,塔身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中层雕大帐形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佛座前雕刻男女供养人,龛边框刻题记“邑师僧智,邑师比丘□□□,都邑主宋始兴,维那邑正訾惠明”和“邑师比丘尼昙胜,比丘尼道志,都邑主席孝恭……”。下层为长方形龛,中雕夜叉托博山炉,两侧雕供养比丘和护法狮子。碑阴:碑额雕尖楣拱形龛,内雕释迦多宝说法像。龛柱刻有题记,左侧为“比丘尼僧□为父母”,右侧题记不可识。碑身上部刻造像记,楷书17行,行15字,多剥蚀不清。该碑雕刻题材深受《法华经》影响,艺术风格凸显了北齐时期的造像特征,佛装不再厚重,质地变薄,衣纹疏朗,菩萨帔帛由早期的身前交叉变为在身前横穿两道,这种新式菩萨装束对隋唐菩萨装束影响很大。

 

天王菩萨造像

唐 长庆元年(821年)

1976年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Heavenly King and Bodhisattva Reliefs

Tang Dynasty,1st year of Changqing Era (AD821)

石灰岩雕造,菩萨衣饰华丽,面容圆润,既具有唐代造像的雍容典雅,又很好地诠释了菩萨的神圣庄严与慈悲安详。左腿上刻“天王菩萨”题名,圆形束腰仰覆莲座前镌刻楷书发愿文一方:

比丘玄政装成天王菩萨一/躯,为国界安宁,皇王万福,/过往师僧、父母,神生净土。又愿/自身康吉,小师门徒并愿平/安,无诸灾障,永为供养。/侄僧智实、院主僧文锐。/长庆元年五月七日记,吕正书。

浮雕天王像(2件)

北宋(公元960-1127年)

1977年河南郑州开元寺塔地宫出土

郑州博物馆藏

Heavenly King Reliefs

Northern Song Dynasty ( 960-1127AD )

天王是佛教护法神,为佛的武侍卫。佛教天王像大致出现在隋代,盛唐时期四天王的形象开始明确区分,天王像的塑造达到很高的标准和规范。晚唐时期,出现把天王作为主尊供奉的现象,四天王不但可凭手中持物进行区分,还可根据各自座位的方向来区分。五代至宋元时期的天王像在形象塑造上基本因袭前朝,但天王手中所持物品有变化。

浮雕力士像(2件)

北宋(公元960-1127年)

1977年河南郑州开元寺塔地宫出土

郑州博物馆藏

Powerful Lord Reliefs

Northern Song Dynasty ( 960-1127AD )

力士亦称金刚力士,与天王同属佛的八部众,是佛周围的侍卫。力士像在北魏早期即已出现,头戴冠、身穿衣裙,两手分别拿金刚杵和三股叉。盛唐时期,力士形象的塑造渐趋成熟,以赤裸上身,显示强壮的身躯为特征,其站立的位置也由窟门处移至佛两侧天王边上,这种模式一直影响到晚唐至宋。

 

三彩舍利匣

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

1966年河南新密法海寺地宫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Sancai -glazed Pottery Casket Containing Buddhist Relics

Northern Song Dynasty, 1st year of Xianping Era (AD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