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展览>>外展交流>>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
 
   
制礼作乐——早期国家的发展

夏人始建的国家形态,经过商代与西周时期的发展,越趋完善。尤其是周人立国后,周公制礼作乐,使各种礼制规范化。周王以宗法为纽带,统合同姓诸侯,又以婚姻为纽带连结异姓盟国,分封诸侯以开疆扩土。以五等爵制规定了王公大臣及各诸侯国君的地位等差,又以五服制规定了各诸侯国所担负的义务。周王可征发诸侯国的兵力以讨不享。可以说,早期国家形态至于西周时期已臻完备。图版:郑州商代城墙遗址 说明:郑州商城是商代前期的一座都城。商城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平面近似长方形,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外城为中小贵族及平民的居住和墓葬区,兼有奴隶的劳作场所。内城四周筑有高大城墙,含多座大型宫殿遗址,是商王室和贵族的生活居住区。 

兽面纹铜方鼎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安阳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青铜方鼎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商代晚期及西周早期开始流行,西周中期以后渐消失。古人铸鼎是为了达到沟通天地的目的,多用于祭祀,但也具有炊煮的实用作用。青铜方鼎代表较高的社会等级。

兽面纹铜斝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  1954年郑州市白家庄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斝为酒器,用于受热温酒,形同于爵而无流尾。斝、爵类酒器口沿处一般都有双柱。先秦时期的酒多为醪酒,较为粘稠浑浊,祭祀时需以苞茅缩酒,滤去酒渣,宴饮时则以柱系纱过滤酒液。后演变为礼器。

铜钺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54年郑州市人民公园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钺之形源于斧,从劳作工具而发展为刑杀武器,随之成为权力的象征,《国语·鲁语》:“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钺为复合型兵器,安装木质长柄,常为随侍王侧的仪仗武器,《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入纣宫时”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学者考证,“王”字本义即为斧钺之形。

玉璋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81年新郑市采集,河南博物院藏

璋,古代的一种玉器,是权利的象征。玉璋为六器之一,《周礼·春官·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此类两侧有扉牙的玉璋,清人名之为牙璋,最早于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历二里头文化,至商周时期尚沿用不绝。

“妇好”方斝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斝是古代盛酒、温酒之器,妇好方斝口部为长方形,上有对称的方塔形立柱,足呈四棱锥尖外撇,一侧有鋬。颈部和腹部分别饰夔纹和兽面纹。腹内底中部有铭文“妇好”二字,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之一,也是最有能力、备受宠爱的王后。根据现有的甲骨文材料记载,妇好曾多次率领军队出征土方、羌人、巴方等国,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成为商代第一女将。

原始瓷尊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郑州商代二里岗遗址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侈口,束颈,折肩,鼓腹下收,平底微内凹,腹部拍印细绳纹,通体施稀薄的青黄釉。该瓷尊与同期的灰陶大口尊造型基本相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的胎、釉以及制作工艺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是中国早期北方青瓷的原始面貌。

扁足铜鼎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1998年鹿邑县长子口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是西周初年一座大型墓葬。墓主长子口为商末贵族,周初归顺被册封为长国之君,其墓葬形制之宏、随葬礼乐器等级之高为同期墓葬之冠,墓葬出土的精美铜器、玉器保留了浓厚的商代遗风。

铜铙(1组3件)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1998年鹿邑县长子口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铙为后世甬钟及编钟之源头,商代墓葬所发现铜铙多为三件一组,通常每件铙可发一至两个音,因此三件成组的铙可视为五声音阶乐器。

 

“梁姬”铜罐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1990年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12号墓出土,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藏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西周至春秋时期虢国的公族墓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掘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数百座。其中西周晚期的虢国国君虢季及其夫人梁姬墓出土大量精美文物,此铜罐即为此墓出土的盛食器之一。

玉覆面(1组)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1990年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玉覆面,又称“幎目”,是在死者面部覆盖的缀有玉石片的绢帛面幕,为古代贵族墓葬中常见的葬玉。古人认为玉可以封存精魄、能使尸体不朽,故人死多以玉殓葬,以玉覆面为主体,涵盖玉含、玉握、九窍塞在内的整套殓玉,开汉代盛行的金缕玉衣之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