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展览>>外展交流>>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
 
   
穷工极巧——饮食生活器具

统治阶级在物质追求上的穷奢极欲可谓是匠作技艺不断提高的直接诱因。而从物质技艺发展历史本身来看,又存在两大有利因素。一是早期的工商食官制度直到后来独立手工制作的兴起,匠人大多祖辈从事同一职业,技艺也是世代相传,从而奠定匠师制作熟练程度这样一种先天优势;二是文人士大夫在制器过程中直接参与或者给予匠师以指导性意见,使制器在审美意趣上受到知识阶层意识的左右,并使这种单纯的生产活动转化成对美的追求,甚至产生出一种器以载道的功能。 

饮食器具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也最容易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从材质而论,最早以陶器为主,继之以青铜器、漆器,伴有少量玉器和琉璃器。有唐一代贵族喜用金银器,流风或及五代,然自宋代以降,瓷器在日用器具中渐居主流,皆因唐宋以来烧瓷技术日渐成熟。瓷器以其秀雅多姿的造型结合类似玉器的光泽而为上层贵族所激赏。尤以两宋五大名窑为首,其中在河南境内的就有钧窑、汝窑及官窑。宋代名窑瓷器以其典雅的造型、纯正匀净的釉色成为后世极力追摹却无法企及的一个制瓷顶峰。

父乙觥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98年鹿邑县长子口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该器造型奇特,装饰手法纯熟灵巧。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明快疏朗,尤以器盖龙造型最为生动。龙的形象本源于蛇,蛇为最早的氏族图腾之一,其后氏族、部落联合与兼并愈演愈烈,其他氏族图腾特征不断添加至蛇身,变成有角、有爪、披鳞甲的形象。

嵌红铜龙纹方豆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1978年固始县侯古堆1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器表通身以红铜镶嵌错龙纹,气韵明朗。嵌错工艺独特,有错金、错银与错红铜之分。首先在铜器表面铸出纹样沟槽,然后在沟配槽内嵌入捶打成片的长条形的金属,如金、银、红铜等,并经打磨,使之与器表平,从而形成青铜与金或红铜交相辉映的效果。这种工艺始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十分盛行。

錾花银杯

唐代(公元618-907年),洛阳市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鎏金银盏杯及托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91年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洛阳博物馆藏

盏杯作四瓣花形,内底中心錾刻隐起火焰珠,外绕双鱼,空白处填饰水波纹,内底外圈与盏杯口沿浅刻莲瓣纹。察其用意,当是以盏杯作莲花形。盏托则作荷叶形,内底密布均匀鱼子地,中心饰连钱锦地纹,外圈为双雁流云纹,口沿上则为四组双鱼纹。此组器物综合运用了鎏金、錾刻、捶揲等技法,造型优美,纹饰生动。自唐代陆羽著《茶经》以来,饮茶之风渐盛,时人饮茶,率以煎、烹为要,工序既繁,所涉茶具品类亦多。此套盏杯及托当为饮茶所用。

黄釉扁壶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1971年安阳市洪河屯范粹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这件扁壶形似西域皮囊壶,在壶腹两面,模印着源于西域游牧民族的“胡腾舞”图,墓主人范粹边城郡边城县人(今河南光山县)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梁州在今天甘肃武威一带,是北齐侨置的州。墓中出现带有西域风格的器物,说明北齐时期中原与西域的紧密联系。

白釉绿彩三耳壶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1971年安阳市洪河屯范粹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早期瓷器多为单色釉,该瓷壶之白釉绿彩装饰,可开唐代三彩釉之先河。

绞胎瓷枕    

唐代(公元618-907年),1992年开封市征集,河南博物院藏

纹胎为唐代始出现的工艺,以白、褐两色瓷土相间揉合,拉坯成型,施釉烧造,其表面即见如木纹理。绞胎枕一般以白胎为里,外贴绞胎坯泥,先素烧,再于成品之上施釉二次烧制而成。枕面纹饰应为唐代所习用的团花图案。经考古发掘证实,此类绞胎枕多为巩县窑产品。

青釉瓷尊

北宋(公元960-1127年) ,2002年三门峡市庙底沟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属耀州窑青瓷佳品。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至宋初受越窑影响开始烧造刻花及印花青瓷。影响所及,遍于陕西、河南、河北及两广地区,形成与越窑有别的北方著名青瓷窑系,今以陕西铜川黄堡镇发现窑址为代表。 

钧窑天青釉碗

    北宋(公元960-1127年),1925年鄢陵县窖藏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胎质坚硬,釉层较厚,基本色调为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釉色有天蓝、天青、月白、紫红等。烧制的青釉近于蓝色,且青色中略带红,犹如蓝天中一抹淡淡晚霞。色调之美,超乎言辞。此外,钧窑亦以其窑变而产生的绚丽釉色而闻名。今已于禹县发现钧窑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