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 |《中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根”与“魂”的解读——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看“一体”与“多元”》
文图: 社会教育部
编辑: 豆晓宇
发布日期: 2023-09-13

何尊铭文“宅兹中国”图源网络.jpg

何尊铭文“宅兹中国”(图源网络)

“中国”这一名称的来源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中”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这个名字包含了对于中心、均衡、和谐和美好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对“中”的崇拜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古代将国家都城称为“国”,都城选址在国家的“中心”,最早被称为“中国”的都城是3000年前西周王朝都城选址的洛阳。对于“中”的崇拜使得中华先民们极其重视空间与方位的联系,认为中心与东西南北四方组成的“五方”实质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强调和谐与平衡、多元与一体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支撑。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对于阐释中华民族文化“根”与“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都城,作为古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与物化载体,也是现代人了解和探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关键材料。中国古代都城所体现的继承性与连续性也佐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文化认同上的一致性,通过对古代都城进行考古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文化特性与历史演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

北魏洛阳城遗址平面图(图源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上),第335页).png

北魏洛阳城遗址平面图(图源于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我们的先民为什么崇尚“中”?关于“中”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古代都城中的“中”是如何扩展、强化与深化的?“中”的文化基因如何体现中华文明的“一体”与“多元”?

9月16日下午15: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23年中原国学讲坛“黄河文脉•民族根魂”系列讲座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第26讲(总第357讲),特邀刘庆柱教授做客河南博物院,为您全方位解读“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与‘魂’”。敬请期待!

一、主讲嘉宾:刘庆柱

刘庆柱.jpg

嘉宾简介: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受聘美国哈佛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国立京都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圆明园学会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亚洲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在《中国社会科学》《考古学报》《中国史研究》《考古》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著有《西汉十一陵》《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发现与研究》《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等20余部(套)著作,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人类学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二、讲座主题:中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根”与“魂”的解读——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看“一体”与“多元”

三、讲座时间:9月16日下午15:00

四、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五、咨询电话:192-1176-2069

六、预约方式:请用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选择“活动预约”,按照预约界面要求如实填写预约信息。

小程序预约页.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