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常识
 
   
解读博物馆攻略
     发布时间:2012-04-27
    博物馆的文物,凝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核心的历史记忆。
    参观博物馆,可以一走而过,十分简单。但如果想真正将博物馆读懂、读透,把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变成一段对话文明的美妙历程,实非易事,事先做些功课必不可少。
博物院免费开放后,你可以多次解读博物院,找到属于您自己的博物院。
 
    用心灵触摸文物,走出参观误区
   现在的一些参观者,在踏进博物馆面对文物的时候,忙着查看展品的年代及专家的评语,不是从自己直观上来感受珍品,享受美的愉悦,这是一种参观的误区。博物馆的引导词要考虑到更广泛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干扰”了观众个体对展品的感受,反而成了一种限制。每个观众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对每件文物的解读也因人而异。因此,观看展览如想获得好的参观效果,首先要从专家评语的误区中走出来,真正的用心去感受、去品读文物。
物品之所以成为文物,是由于其本身凝固与承载信息内涵的丰富性与代表性。还有一些观众更倾向于观看是文物的经济价值,殊不知,很多文物的历史、考古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对此,博物馆工作人员推荐您可以选择一种更单纯的心态,只依据个人喜好,在博物馆内找一件最能触动您心弦的展品,与之对话。
 
    做足功课,有备而来
    观看展览有很多种方式,目前较常见的是走马观花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对展出文物一览无余,但往往效果不佳,经常是参观下来,脑海中仅依稀对博物馆有一个印象。所以博物馆更推荐您事先做足功课,有备而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些外国游客参观博物馆时表现的方式更为理性。他们一般更注重自我对展品的感受与解读,虽然不乏走马观花者,但很多游客更倾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馆,有的甚至就是认定一件心仪的展品而去,一品就是很长时间,有些游客甚至多日只留连一个展厅。
有一位国外游客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游客对中原的石刻非常感兴趣,久久流连于石刻展厅,并带有自己的查阅的很多资料,观看石刻时十分细致,脸上流露出无比满足的表情。据了解,这位游客对石刻造像十分感兴趣,并由此引发了她对中国文化更广泛的兴趣。“由点及面”,先喜欢,再了解,其实是一种对美的朴素态度,一种很好的参观心态。
 
    突破心理防线,敢于提问
    不敢提问,也是国内观众的特征之一。他们通常觉得博物馆很高深,生怕自己的问题太幼稚而“露怯”。这也是观众毋须担心的问题,为解答观众的现场问题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分内事,也是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的心愿。在美面前,不分高下。敢于提问、不被博物馆“吓”住,也是一些观众需要首先突破的心理线。
 
    多途径实现与文物的对话
近年来,河南博物院在服务工作上加大了力度,旨在为观众提供一个更好的人文环境,以期观众在博物院获得更独特的审美体验。例如,河南博物院为了引导观众对文物的文化内涵的解读与认知,特意进行了展厅改造、灯光改造等,并开设国宝展览,提供特设的环境,针对莲鹤鹤方壶一件展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尽量弱化讲解,帮助观众实现与展品的对话,实现与展品真正的互动,完成文化的解读与传递。
    获得有效的博物馆体验的途径还有很多种。如通过博物馆提供的文字资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例如河南博物院的服务台就特意为观众提供了可供免费取阅的知识卡片,针对博物院各展馆的内容进行了介绍。此外河南博物院还针对本馆的常设展览及特设展览提供有大量的书籍,观众可通过这些书籍加深对展览的认知与理解。
    多媒体导览及语音导览也是众多博物馆广泛采用的导览手段,您可通过这此途径获取您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
    此外,博物馆根据观众需要,还会不定期的提供讲座、手工课堂等活动,这些都将促成您的体验更丰富,更完整。
 
    登陆博物馆网站 与博物馆结成稳定联系
    现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网站,河南博物院网站便是一个不错的导览工具,网站上提供有观众想要了解的博物馆展览、服务、活动、文物知识等基本的介绍。观众可以了解感兴趣的专题,了解博物院的动态,以及最新的专家讲座动态及内容,也通过留言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中来,提供您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使博物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结成与博物馆的稳定联系。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