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原国学讲坛>>动态
 
   
纪连海趣说春秋史:郑国风云启示
作者:王慧颖/文 何煜 / 图      发布时间:2016-05-17
主讲嘉宾:百家讲坛“名嘴”纪连海
 
 
河南博物院多功能厅座无虚席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国家,就有大国和小国的区别。大国固然有大国的争霸之术,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春秋战国时期,国力日衰的郑国是如何在各国争霸的夹缝中求得生存?郑国的生存智慧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5月14日下午,百家讲坛“名嘴”纪连海做客中原大讲堂·河南博物院讲堂以郑国风云历史为主题,与大家一起重温历史,感知兴替,明辨得失。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王室衰微、权利下移,各国主权意识抬头,开始以自由意志谋求国家独立发展,投入激烈的争霸格局中去。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有一个国家无疑是最典型、最独特;这个国家,在春秋时期最先强大起来,被称为春秋小霸,可是却很快的衰落下去,朝晋暮楚,夹缝求生,它,就是——郑国。

春秋时期的历史,是诸侯混战的历史,郑国又有哪些风云历史呢?郑氏三公、夏姬、郑厉公、郑昭公、颍考叔、公子吕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创造出了这段历史。让我们跟随纪连海老师一起走进春秋历史上那个风云变幻的“郑国”吧。

春秋小霸 郑庄公的奋斗史

公元前770年以后,中国历史步入到了春秋战国的时代,个个诸侯国都逐鹿中原,都想当一回儿霸主,然而,最先脱颖而出的,竟然是郑国。

郑国是谁建立的,又是谁带他变强大的?

周宣王时期,周宣王有一个小弟弟名字叫姬友,他被封在郑这个地方。

姬友即位了,开创了郑国,他就是郑桓公。

郑桓公去治理自己的国家,这哥们治理的很好,郑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也很爱戴他,基于这样的政绩,所以周王朝让他当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

郑桓公高兴地去担任这个职位,可是不久之后,他就傻眼了。

他亲眼目睹了周幽王的暴政,荒淫,宠幸女色,郑桓公觉得要变天,可能自己的臣民和国家会受到损害。

怎么办?一定要保住郑国的社稷。

于是,郑桓公请来了太史伯跟他一块喝酒,太史伯是掌管全国书籍的,懂得应该比较多,所以郑桓公想请他来帮助自己。

郑桓公对太史伯问:说哥们,我想问您一个事,你说我这儿不安全,我想把我们家老老少少搬个家,你说搬哪儿去合适呢?

太史伯就回答了:你搬到河南去,黄河以南,颍水、洛水之间,那一块地好。

为什么那块地好呢?

太史伯就又对郑桓公说:“东虢国君和郐国国君,昏庸无能,平平常常,爱占小便宜,典型的败家子,活着白浪费地球资源的俩家伙,根本没有民众基础。你对百姓好,天下诸侯都知道了,你去那里之后,有了民众支持,不还能安命吗?只要花点小钱,就可以入住东方。”

郑桓公觉得太史伯说的很对,过了没几天,郑桓公就请示周幽王迁国,周幽王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他只顾着玩嘛,郑国就很容易的迁到了东方。

郑桓公给东虢和郐两国国君了大把财宝,这两个败家子接着就凑了十座城给他,仅仅几年时间,郑国就五谷丰登,郑桓公也受人爱戴。  

在不断得到好运的同时,厄运也来了。这个厄运就是郑桓公所担心的,西周就要灭亡了。申侯,缯侯勾结犬戎,在公元前771年对周王朝发动了袭击,连续攻破几十座城池,镐京危急。

郑桓公是周王朝的司徒,他随着周幽王一起带着兵马去作战,结果被打败,王宫被攻占,郑桓公和周幽王就跑到骊山下进行战斗,结果死去了。

消息传到了郑国,人们就给太子报信,说你爸爸壮烈殉国了,太子愤怒起来,恨不得立刻发兵,击退犬戎,为父亲报仇。

太子姬掘突即位,成为了郑国第二代国君——郑武公。

姬掘突带了一些兵马,去勤王,作战英勇,打败了犬戎军队,护送周平王来到安全的地方,周平王非常感激姬掘突,于是赏给了他大片土地,并且继续担任郑桓公的职务,周天子依靠郑国进行生存。

不久,郑武公姬掘突就会发动他的郑军,连续击破大多国家,开创开创自己的霸业。

郑国国势由盛转衰

郑国到了第三代郑庄公的手里,竟然空前强大,连齐国也要惟郑庄公马首是瞻,齐国的国君也像个古惑仔一样,跟在他屁股后面到处去砸场子,收保护费,史称郑庄公小霸。

比春秋五霸的年代还早,开启了以后几百年诸侯称霸的历程。但郑庄公以后,郑国就衰落了。

原因无非是郑国的王孙公子哥们争来打去,打着打着郑国的王孙也死了,经济也不行了。

到了春秋末年,郑国成了一个只有挨打的份的国家。

但是郑国人是不甘于就这样沉沦的,他们决定在临死的时候再抖一下精神。

郑国的子产登上历史舞台。

历史上,不是每一个登上舞台的都会留下姓名的,只有那些远见卓识的人才会被历史记住。

很幸运,子产就是这样的人。

子产郑穆公的孙子,也有着高贵的血统,但他的远见卓识,却是那些碌碌无为的奴隶主们望尘莫及的。

到了春秋中后期,郑国由子产执政,事情发生了变化,晋国和楚国竟然都非常尊重郑国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子产懂得怎样赢得大国的尊重。

我们可以看到,这期间郑国无论是与晋国打交道,还是与楚国打交道,所有的礼节都做得非常到位,让对方无懈可击。但是,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时候,该坚持的原则一点也不动摇,决不给对方可乘之机。

回过头我们再看郑国。从公元前632年到公元前628年,这4年之间郑国两次危机,两次危机都来自同一个国家,那就是秦国。

第一次是佚之狐推荐了烛之武,我们也不知烛之武这人原来是干吗的,估计也是个商人,走南闯北的;一个商人,普普通通的商人,怀着对国家、对民族的那种报恩之情挽救了郑国。

第二次谁都没推荐,但是我们说,商人挽救国家,可以挽救一次,可以挽救两次。但前提是国君你再也不能再犯错误了,如果您要接二连三的犯错,我想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郑国留给我们的教训!

本次讲座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博物院联合主办,河南嵩阳文化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