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
 
   
不忘初心再出发 矢志奋斗谋新篇
     发布时间:2017-11-13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以来,浙江省文物局组织党员干部认真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正值大家积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10月31日下午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一大旧址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从纪念馆奠基那一刻起(该纪念馆于2006年6月28日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奠基,2011年建党90周年前夕落成开放),我就一直想着落成后要来看一看,今天如愿以偿了,确实深受教育和鼓舞。临行前,总书记还与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握手,勉励大家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篇章。这对于广大浙江文物工作者而言,既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更觉得肩上的责任增加了沉甸甸的分量。

连日来,浙江文物局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浙江文物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大家都表示浙江省文物系统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争当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排头兵、示范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力量,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浙江文物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要求,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应着力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举“红船精神”的旗帜,努力凝聚起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磅礴力量。总书记在瞻仰红船时指出,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在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时指出,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当好“红船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实践者,努力成为学懂弄通、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文物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使命。一是做好“红船精神”的守护者。要着力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努力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以实物见证历史,全面准确阐释以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红船命名的“红船精神”。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物资源,说清楚“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党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要做好近现代文物藏品和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的征藏工作,用新的史料、物证,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红船精神”注入更新、更丰富的内涵,使之在新时代中彰显巨大引领力量。二是做好“红船精神”的传播者。要充分利用南湖红船等重要近现代革命史迹和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重要场馆,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清楚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讲清楚“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源头和新长征路上的精神支柱的重要意义,讲清楚“红船精神”是我党奋斗的初心和不变的底色,是我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保证中国稳定发展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三是做好“红船精神”的践行者。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红船精神”都永不过时,仍将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作为文物工作者,要始终秉持“红船精神”,并努力转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文物系统改革,脚踏实地抓好文物工作各项任务,使文物事业发展无愧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

二是按照“文化强国战略”的部署,努力融入“文化浙江”建设做出新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早在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就提出了建设“文化浙江”的战略目标,作为浙江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推进浙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中。浙江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现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2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建设“文化强省”“文化浙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现代文化、现代产业发展融合共生,为浙江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此,浙江省文物局及时凝练提出了参与“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抓手,并正在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良渚遗址申遗工作,按照201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全力推进良渚遗址保护申遗工作,使良渚遗址作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圣地的价值更加凸显,成为“文化浙江”新的金色名片。二是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按照将大运河(浙江段)打造成为“世界文化遗存保护带、运河生态文明示范带、美丽文化旅游融合带、沿河开发经济带”的定位,深入研究和挖掘大运河(浙江段)蕴含的重大价值,重点实施50项遗产点段的保护工程、展示工程、监测工程和环境景观提升工程,传承弘扬运河文化,融合发掘运河经济,增强提升文化自信。三是深入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浙江省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典型示范应用工程,围绕丝绸文化、青瓷文化、茶文化、良渚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文化类型,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典型应用示范项目。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认真做好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相关工作,配合筹备好“互联网+中华文明”论坛、互联网之光展示活动。四是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实现群众、企业到文物部门办理事项的全流程网上办理为目标,大力推进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积极推进网上办事功能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并全面梳理、精简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材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实现文物系统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群众、企业到文物部门办事更透明、更便捷、更高效。五是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在全面完成文物平安工程第一期360个项目的基础上,继续争取省财政支持,延续设立每年3000万元/年的文物平安工程专项资金,并大力推动市、县两级政府落实好配套资金,为继续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全面实施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及文物库房的安全技防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文物安全预警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物工作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有义务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结合浙江文物工作实际,着力从以下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一是大力推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一方面大力提升博物馆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浙江省博物馆新馆等重点项目,并努力提升薄弱地区馆舍建设水平,争取到2020年实现县县有公共博物馆、每18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目标。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和社会教育特色品牌培育项目,开展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免费开放最佳做法评选、博物馆社会教育品牌培育、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培育等工作,全面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社会教育水平和文博创意产品开发水平。二是大力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的“逐步形成完善的考古遗址公园体系”的目标,进一步加快良渚、慈溪上林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在推进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的同时选定公布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引导鼓励市、县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尽最大努力达成遗址保护、环境改善、民众受惠有机结合的目标,使散布于各地城乡的大型文化遗址、遗迹“活”起来,成为富有意义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传承和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成为新的浙江文化金名片。三是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按照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秉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念,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一方面,进一步深入实施国家文物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工作和“拯救老屋行动”项目,进一步完善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松阳模式”“兰溪诸葛模式”和“建德新叶模式”为代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浙江模式”,并为其不断注入新内涵,努力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经验。另一方面,以实现文物建筑益寿延年和改善原住民生活条件有机结合为目标,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评选、公开招募推广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方案等活动,深入实施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在更广范围内实现文物保护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