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天下——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
发布日期:2019-05-16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中原传统音乐,是一条历史的长河,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其中无数创造者用智慧构成心灵的和声。中原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续性和典范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我们从数十年来出土的河南音乐文物中撷取精品,力求还原一个传承了八千年的音声世界,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从穿越历史的乐音中感受中华文明鲜活的生命力。

第一单元:远古回响——原始社会音乐

史前考古中众多音乐文物的发现,使得中国音乐的起源有了实物见证。距今8700年贾湖的骨笛,以及种类不同的陶鼓、陶埙、陶缶、陶角的出土,使古书所载的“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用”“神农氏削桐为琴”“伏羲氏灼土为埙”等神话传说,变为真实而古老的音响世界。

贾湖骨笛——创造中国古代音乐起源的神话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8700~6800年)

通长23.6、上口径0.97~1.05、下口径1.15~1.45厘米

1987年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符号可见,在钻孔前经过了认真的计算。经测试,它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为中国音乐音阶发展及七声音阶起源,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它的出土,证明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所具有的音乐水平,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

红陶鼓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4800年)

通高64.0、口径29.7、下腹处圆孔径3.8厘米

1960年河南临汝县(今汝州市)大张遗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鼓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乐器之一。《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即古代的陶鼓是以陶土烧制鼓框,再蒙以动物的皮膜做成。该件器物的口缘饰一周牙状倒钩,束腰尖底,下腹部有一小圆孔。口沿处的牙状倒钩用于固定和撑开皮革,而下腹部的圆孔用于声音的流动。关于这类器物的用途考古学家有着不同的解释。另一说认为此器为瓮棺,多用于盛殓夭折的婴儿尸体,腹部留小孔以供其灵魂出入。也有专家认为存在一器多用的可能性。此器经复原蒙皮后,拍击振动充分,声音洪亮,与现今的木鼓类似,至少可说明此类陶器有明显的音乐性。

第二单元:金声玉振——夏、商、周三代音乐

中国上古音乐中,以编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构成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这一时期王朝的更迭和王制的兴衰,同样反映在青铜乐器的发展和使用、乐律观念的演进和形成、乐队编制的组合、歌诗的内容与形式上。两周时期,中原正声被视为王室音乐之源头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主流。它以海纳百川、辐射四方的特性,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起始、形成、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而超越了地域性文化的一般意义。

骨排箫——中国最早的排箫实物

商末周初(公元前1046~前771年)

最长管32.7、最短管11.8厘米

1997年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这件排箫距今3000多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排箫。为禽类腿骨所制,由13根长短递减的骨管组成,出土时管身有带子束管的痕迹。长子口墓中共出土四件骨排箫,填补了我国商朝只有甲骨文记载而无实物的空白。

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是西周初年一座双墓道中字形大型墓葬,随葬各类器物1000余件,殉人13具。墓主长子口为商末贵族,周初归顺被册封为长国之君,其墓葬形制之宏大、随葬礼乐器等级之高为同时期墓葬之冠。

兽面纹铜编铃(6件)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通高16~11厘米

1990年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该组编铃纹饰相同,大小不一,较大的两件为一对,其余4件小的大小相似。铃体上窄下宽,顶平,中部有一穿孔,上方有方形钮。下部边缘呈弧形,均有内唇。腔体内有锥状铃舌,铃体表面装饰有凸线兽面纹。

兽面纹铜钲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通高25.5厘米

1990年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钲为古代的一种铜质打击乐器,亦称为“钲城”“钲铖”等,形似钟而狭长,主要用于军事上。东汉李尤《钲铭》有“申严号令,誓饬师旅;以肃纪律,万众是听。”行军钟,钲以静之,鼓以动之。

该件铜钲器身为合瓦形,器口于部下凹呈内弧形,内壁有4个两两相对的横向长条形突棱,或许是用来调音的。钲有长柄,其下端有圆形銎与舞顶部贯通,木柄可安放其中,中部有对穿的小圆形孔,用于插销钉以进行固定。其上有饕餮纹饰。

青铜编钟(24件) ——寻找久已湮灭的“郑声”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镈钟4件 通高17~33.4、铣长21.2~26.9厘米

钮钟20件 通高14~28、铣长11.1~23厘米

1993年河南新郑市金城路祭祀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1993年以来,河南新郑陆续出土窖藏编钟十余组共260多枚,其钟悬规则均为两套二十件钮钟和四件镈钟,音域超过三个八度,具备完整的七声音阶结构,音律和谐,音色动听,能够演奏丰富多变的调式和旋律,较此前的西周礼乐器音阶排列有明显的进步。这批编钟的悬挂、演奏方法,为寻觅湮灭已久之“郑声”的乐律特征和风格,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第三单元:瑰姿逸音——两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音乐文化进入了大变革期,中原传统音乐由钟磬乐舞形态,转入到了歌舞伎乐时期。河南出土的大量此时期的陶俑、陶楼和壁画、画像砖、石中,舞乐百戏的题材占有相当的比重,印证了中原汉人乐舞百戏的融汇贯通和高超水平。而外域音乐的涌入,更加丰富了中原汉民的音乐种类、乐器以及音乐理论。汉魏时期,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汉音乐为主体并融合西部、南部民族音乐的文化中心,不同规模的乐队,丰富多样的乐器,纷繁复杂的演奏方式,表现了中原汉民族文化百川汇流的盛景。

白玉舞人佩(2件)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1986年河南永城市僖山汉墓出土

高4.66、宽2.57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玉舞人佩是汉代贵族妇女典型佩玉,这两件玉舞人以和田玉雕刻而成。双面透雕,细部以阴线刻出,上下各有一孔,用于穿系之用。两位年轻的女子,身着长袖上衣,长裙曳地,细腰婀娜,甩动长袖,翩翩起舞。她们所跳应是汉代宫廷中十分流行的长袖舞。

吹笙引凤画像砖

南朝(420~589年)

长19、宽38厘米

1957年河南邓县学庄南朝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该画像砖为模印而成,画面所反映的内容为“吹笙引凤”。其中左边吹笙的人物应为王子乔,中间是一只衔灵芝仙草的凤鸟,右边站着披发持麈尾的应是浮丘公。相传王子乔是周灵王之子,喜好吹笙作凤鸟鸣,引来凤鸟起舞。他游历于伊水、洛水一代,被道士浮丘公引至高山修炼成仙。

黄釉扁壶——西域舞蹈的传入

北齐武平六年(575年)

1971年河南安阳市范粹墓出土

通高20、宽16.5、口径5.1、足径10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该件扁壶壶身具有游牧民族马背皮囊之遗风。壶两面都饰有胡腾舞图案,中一人起舞于莲座,双足腾跳而回首反顾,左二人吹笛、打拍,右二人击钹、弹琵琶。五人高鼻深目,窄袖长衣,胡装着靴,属于当时西域人之形象。胡腾乐舞扁壶在河南洛阳、宁夏等地均有相同形态的器物出土。说明胡腾舞在北朝时已经风靡,这是对胡腾舞传入中原最为直观形象的诠解。

胡腾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男子独舞,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流行于北朝至唐代。起舞时,男子绕圈急行,舞步变化多端,时而刚毅奔放,时而柔软潇洒。舞者多是高鼻深目的中亚人。

第四单元:盛世风华——隋唐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发展至唐代,已经成为了融歌、乐、舞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表演艺术。唐代音乐的美在于它汇融了各国艺术的精华,以炉火纯青的技艺表达诗一般深遂优美的意境。随着西域音乐的传入,在西凉乐、龟兹乐等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文化精华基础上兼容并包,形成了按照当时乐舞来源地区或国别而命名的唐代 “十部乐”,构成了中原乐舞的新篇章。唐代中原的民间与宫廷音乐在内外乐舞风潮中也呈现出绚丽多姿与青春朝气。

细腰红陶鼓

唐代(618~907年)

通高25.7、 口径10.4~10.5、 腰径5.4厘米

1987年河南沁阳县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陶鼓为两头广首,纤腰,中空,身有五圈弦纹,为打击乐器。此鼓应为两面蒙皮的腰鼓,演奏时固定在腰间或跽坐置于两腿上,左右手交替拍击鼓面,多用于舞蹈的伴奏和乐器演奏,节奏欢快,能很好的烘托气氛。这件细腰鼓对我们研究唐代音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依据。

第五单元:余韵悠扬——宋元明清音乐

宋元明清时期,都市繁荣,商业资本兴起,促使各种歌舞、戏曲、曲艺和杂技等艺术获得长足发展,音乐论著向纵深发展。宫庭音乐逐渐走向市井,市民音乐得到了大发展,音乐欣赏群体发生改变,一时“万家竞奏新声”。北宋时作为娱乐场所的瓦舍、勾栏遍布都城汴梁四城。明代郑王世子朱载堉创造的“十二平均律”,对欧洲和近代的音乐产生极大影响,为近代民族音乐奠定的丰厚的基础。这一时期戏曲艺术的兴起与繁荣,使音乐文化焕发出独特迷人的光彩,开创了与以往不同的崭新局面。

三彩听琴图枕——琴声雅乐入画来

北宋(960~1127年)

高16、长63、宽25厘米

1976年河南济源市勋掌村镇安寺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枕面微凹,中间菱形开光为听琴图。画面有两位长者坐于毡氇上,一人抚弹琴弦,另一人静思听乐。身后的侍童正用壶煮茶,另一童恭候待命。周围环境幽静,芭蕉、梧桐、牡丹、怪石、雕栏组成优雅的园林景色。枕面的四角刻绘四童子,左上角池边童子准备钓鱼,左下角童子坐地玩傀儡。右边两童子负载莲叶。孩童的天真无邪与雅乐使境界格外纯美,色彩浓淡相宜,诗意浓浓。枕面所绘人物、花卉均采用刻画填色的传统手法来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

铜鼓

宋代(960~1279年)

通高31.2、面径48.8、腰径57.6、足径59厘米

河南信阳市罗山县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这件铜鼓是仿汉制的,鼓身保存完好,声音洪亮深沉。其形状为中空无底的平面曲腰形,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鼓面中央刻有十二芒太阳纹,出二晕,另外,芒间饰有变形雷纹,外层各晕之间饰斿旗纹、乳钉纹、栉纹等。铜鼓周身被花纹围绕,看起来更显古朴、大气。

吹笛人物雕砖

金代(1115年~1234年)

长31、宽15.5厘米

河南修武县大位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朱载堉(1536~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系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数学家,被称为近代音乐理论的先驱和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他精研历数之学,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等书,在音乐史上最早确立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