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博助力南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展
发布日期:2020-05-15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220年,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英勇的中华民族用1000年的时间,完成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蜕变,奠定了其后绵延至今2000年的中华文明传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大一统、多民族的形态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本次展览由南京博物院承办,同时得到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八家文博兄弟馆的支持,共展出约350件文物,让我们通过遍布华夏大地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共同感受中华民族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文明。

河南博物院有50多件(套)文物精品参展。

展览名称:“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展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1展厅

展览时间:2020年5月18日至8月17日

人首蛇身玉饰

春秋(前770-前476年)

外径3.8厘米,厚0.2厘米

1983年河南信阳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

玉饰共两件,呈扁平椭圆环状,大小、厚薄相同。两件玉饰皆作侧身人形,正反两面纹饰略有差别,耳佩圆环者为男性,另一件为女性。其纹饰精美、玲珑剔透,反映出春秋时期高超的琢玉工艺。人首蛇身玉饰在目前出土的玉器中首次见到,其上所雕琢的形象很可能与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有关。

镶嵌蟠螭纹方罍(附勺)

战国(前475-前221年)

罍通高32厘米,口边长15.6厘米 ;勺长43.7厘米

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战国墓出土

镂空铜俎

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22厘米,长35.5厘米,宽21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

俎面呈长方形,中部略窄切下凹,其下焊接四个凹槽形扁足。俎面与足均有矩尺形镂孔,其间填饰蟠虺纹与云雷纹,面上还有一周窃曲纹。

俎,是古代进餐时切肉的案子。鸿门宴中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言。目前发掘及传世的青铜俎极为少见。铜俎器身布满玲珑剔透的镂空纹饰,精美异常,应是切肉供奉帝王贵胄先祖或崇敬神祗时的器具。

龙耳方壶

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79.2厘米,口纵18.8厘米,口横22.7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楚墓出土

侈口,长颈,龙形双耳,垂腹,方圈足,虎形器座。口上有中空冠盖,四壁镂空蟠虺纹。器身装饰蕉叶纹,腹部四壁起脊,上部装饰蟠虺纹,下部素面无纹。

该壶整体造型魁伟气派,为春秋青铜器之精品。龙、虎形象生动怪异,颈部双龙耳曲身卷尾作回首状,足下双虎卷唇咋舌承托全器,使庄严的器形蕴含着生机和旋律感。

"王子午"升鼎(附匕)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62厘米,口径62厘米,匕长63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

此鼎侈口,立耳外撇,束腰,鼓腹,平底,兽首蹄足,器身有六条怪兽,昂首卷尾,攀缘附壁,器表装饰浅浮雕蟠螭纹、窃曲纹和垂麟纹。

器内壁及底部有铭文14行84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和进行盟誓。我施人民以德政,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我为准绳。该鼎为淅川下寺楚墓2号墓出土的7件列鼎之一。“王子午”即文献所载楚庄王之子,字子楚,楚康王时为令尹。

此器造型精美合度,气宇轩昂,其刚健挺拔的姿态,繁缛生动的装饰,反映出楚文化特有的艺术之风,是已知春秋中晚期最具有楚国风格的典型铜鼎。六条怪兽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与科学价值。鼎内鸟篆铭文,书体纤秀隽美,有明确的人名和纪年,为研究楚国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镂空龙虎纹仪仗戈

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长20厘米,宽12厘米

1984年河南省许昌鄢陵县王店村出土

圭状援,钝锋,曲内,有銎短胡。戈援由两条相向的龙组成,龙身为多体虬结镂空的蟠螭纹。内上装饰一只卧虎,头成戈阑,虎尾上卷。胡与内有椭圆形銎,銎上塑一只夔龙,胡下有两个不规则形穿。该戈无刃,且纹饰双面镂空,给人一种精美剔透之感,应为仪仗用具。

错金银辕首

战国(前475-前221年)

长22.5厘米,宽12.2厘米,高8.3厘米

1982年河南淮阳马鞍冢车马坑出土

辕首是装饰在车辕前端的铜车饰。该辕首为筒形,张口露齿,双目圆睁,前额有一方形穿孔,脑后颈部有两个长方形穿孔,用以固定在车辕上。颈部正中错“丘”形。颈面部多处错银卷云纹,鼻、耳部错金。此辕首出土时套装在战场车辕的前端,设计精巧,制作精美。错金银工艺纤细秀丽、线条流畅,丰富了龙首的装饰。整个器物从造型到纹饰,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错金银装饰工艺的精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