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第九期青年沙龙”漫谈音乐文物的传承与发展
文:徐博一 图:曲乐 发布日期:2019-10-23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第九期青年沙龙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霍锟做主题讲座

10月11日,河南博物院第九期青年沙龙在西配楼第三会议室举行,40余名青年职工参加了此次活动。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霍锟做《让文物活起来——古代音乐遗产的转化与传承漫谈》主题讲座。

霍锟从河南省音乐文物资源、音乐考古舞台化展演、华夏正声大音承传三个方面,讲述如何让河南博物院馆藏音乐文物活起来。河南博物院馆藏音乐文物谱系完整,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时期,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音乐文物;品类齐全,有吹奏、弹拨、打击等类别;具有代表性,如新时期时代的贾湖骨笛,春秋时期的大型组合乐钟等,且已有成系统的研究问世,以此印证了河南音乐文物资源的丰富性。

如何创造性的利用好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音乐文物资源,拓展传统陈列空间,使文物活起来?霍锟老师用华夏古乐团复原古乐演奏的例子给出了答案。他讲述华夏古乐团通过乐器复原、古谱编译创作、服饰研制设计、演出场景重构等转化、复原古代音乐遗产,用展演有机结合的方式,促使了文物舞台化的呈现,并以此为基础,拓展专题音乐会和公众文化教育服务。此种博物院+舞台演出的成功实践,为传承和传播华夏古乐,营造了立体的动态的空间,是古代音乐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优秀实践案例。

【主讲简介】霍锟,副研究馆员,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音乐文物、古代音乐文化遗产复原展演及古代诗词吟唱等方向的研究。

先后主持“中韩人文交流项目”《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中国古代音乐与韩国宫廷音乐》,河南省扶持艺术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古乐吟诵剧——淇水恋歌》《情景古乐——郑风意象》,主持《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传播》《丝绸之路音乐文物中中原元素的调查研究》《清代<颖阳琴谱>研究》《郑风意象——郑国音乐文物与文化》等科研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河南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原地区夏商周三代音乐文物综合调查》等;主持策划华夏古乐团赴美国、土耳其、韩国、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参加文化交流及展演活动;

主编《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贾湖骨笛》,参与编写《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著作,主持编辑出版《华夏弦歌集——中华古典诗词吟唱》《丝路传韵——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展演》等出版物,发表《鹿邑“长子口”墓出土音乐文物研究》《郑国祭祀遗址编钟》《先秦时期声乐艺术初探》《史前陶制乐器考》等学术论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