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余和祥:《“贞观之治”及其现代启示》
发布日期:2019-07-31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主讲嘉宾: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余和祥教授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上了大唐帝国皇帝的宝座,成为唐代第二位君主,世称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治世。

他在位的23 年中,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团结和睦,对外交流频繁,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兴旺的景象,形成了中国历史罕见的太平盛世,因年号“贞观”(公元627—649年),所以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贞观之治”,并且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治世的楷模。那么,唐太宗在统治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盛世呢?“贞观之治”是什么样?什么原因造成了“贞观之治”的消失?

8月3日(周六)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唐风宋韵”系列第四讲(总第274讲),特邀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中心理事,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余和祥做客河南博物院,以《“贞观之治”及其现代启示》为主题,带大家重温唐初“贞观之治”这段足以让中华民族子孙光荣与自豪的辉煌历史,从中探寻造就这段辉煌的原因与经验。敬请期待!

主讲嘉宾:余和祥

主题:《“贞观之治”及其现代启示》

时间:8月3日下午3:00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领票地点:河南博物院志愿者之家

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中原国学讲坛QQ交流群:793928098.

讲座纲要:

一、“贞观之治”的内容和意义

二、唐太宗上台时所面临的形势

三、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四、“贞观之治”形成的条件

五、贞观之治的历史影响

六、“贞观之治”的历史教训与现代启示

【本期嘉宾】余和祥,华中师范大学本科与研究生毕业,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的亲传弟子之一。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中心理事,湖北省高校国学知识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南六省区国学交流与联谊会主席团常务副主席,“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委宣传部特聘宣讲教授。数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普及与推广,发表文史哲各种论著数十种,总字数达1000万字以上,并在我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讲达100多次,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