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林光华:唐宋诗词中的道家精神——以李白、苏轼为例
发布日期:2019-10-18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主讲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理事林光华

《道德经》开宗明义地指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以生万物,以载覆万物,却无形无名。“道”,植根中土,源远流长,犹如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浸润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

千百年来,不同阶层的人从自身需要出发,在道家思想中吮吸着营养,其中不乏历代文人墨客,而最具代表性的堪称唐宋时期的李白和苏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造就了李白诗歌的仙气和他一生绚烂乐观的经历。苏轼一生起起落落, 咀嚼尽各种人生滋味,在面对政治上的不得意、 环境上的不满意时,他总能在苦难的现实中不断挖掘生命的闪光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起伏跌宕颠沛流离笑看红尘的一生被后人所称颂。

那么,究竟道家思想在李白、苏轼诗词中有哪些体现?如何理解道家所说的“心物”问题?道家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对李白和苏轼有何影响?10月19日(周六)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唐风宋韵”系列第12讲(总第282讲),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理事林光华做客河南博物院,以《唐诗宋词中的道家精神——以李白、苏轼为例》为主题,为您讲述唐宋诗词中的道家精神,探究道家思想精华。敬请期待!

主讲嘉宾:林光华

主题:《唐诗宋词中的道家精神——以李白、苏轼为例》

时间:10月19日下午3:00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讲座纲要】

一、道家的心物问题

二、哲学的两种思维

三、道家的艺术精神

四、李白诗歌的仙气:天人合

五、苏轼词赋的地气:任沉浮

【嘉宾简介】林光华,1979年生,江苏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硕士、汉语言文学学士。学术专长:道家哲学、魏晋玄学。社会兼职: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05年赴台湾学习,2009年赴德国学习。2019年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访问学者。已出版专著《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研究》《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教材《老子解读》《庄子解读》,文集《假如人生没有回忆》。在《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喜马拉雅FM、优酷自频道有网络课程专辑《道解红楼梦》《庄子50讲》,广受传统文化爱好者欢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