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 《唐宫夜宴》火到了全国两会,“出圈”密码在这!
记者:付振强 发布日期:2021-03-08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今年春节什么最火?一群被网友们戏称“从博物馆连夜出逃”的唐代仕女绝对会被“置顶”,她们一颦一笑演绎的“上班记”,更将河南博物院珍藏的贾湖骨笛、妇好鸮尊等国宝文物搬到了“眼前”,让观众穿梭时空,亲历了一回“唐宫夜宴”。

当大唐风华与虚实相接的舞台科技同频共振,人们不禁要问,短短5分多钟的《唐宫夜宴》,凭什么能“出圈”成就爆款?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隔空对话,解密《唐宫夜宴》火爆背后的深意。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要平衡供给侧和需求侧

张颐武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旦充分实现了创造性发展和转化,就能在当代受到观众的高度欢迎。“《唐宫夜宴》的文化元素和科技元素十分鲜明,让传统文化一下子具有了活力和生命力,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绝非意料之外。”

每年各地春晚中都有传统文化节目,为什么只有《唐宫夜宴》火了起来?

从斜红、服饰、形态,到豫剧、太极、国风,这些宛如“活”过来的唐朝少女们,时而走入国风韵味的山水彩墨中,时而穿行在古风建筑文物之间。张颐武表示,节目时间虽不长,但蕴含的文化元素相当丰富。“他们就像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正是因为他们与现实之间的完美贴合,才让古今对话如此鲜活,闪烁着人性的魅力。”

“让世界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一个长期且需要艰苦努力的过程。”张颐武建议,创作者要善于从《唐宫夜宴》中探寻出规律,一方面深挖传统文化本身,不能戏说、走样、甚至歪曲价值,找到与当代生活相通的元素,才能让作品走进当代人的心里。另一方面也要适当迎合不同观众趣味,充分了解受众需求,做好传统文化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角色,让存在的文化障碍变成文化吸引力。

“实际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平衡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关系的过程。数字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好的表达平台,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张颐武说。

让传统文化“潮”起来有了有效路径

“《唐宫夜宴》的火爆再次证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不是曲高和寡,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马萧林表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这一文化现象可让各地找到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潮”起来的有效路径。

“亦真亦幻,穿越古今,《唐宫夜宴》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张颐武表示,火爆背后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有益启示:传统文化并非仅限于文化研究的“圈子”,应适当打破次元壁,在世界范围内“出圈”。

“打造出与年轻群体个性特征相契合的IP,就容易做到成功。” 马萧林表示,《唐宫夜宴》一个很重要的特质,是以尊重、敬畏历史为前提,在唤醒观众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用有趣的形式精准把握了年轻群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科技手段让舞台充满炫酷之感,营造出早上上班一样匆匆忙忙的景象,贴近现实生活,所以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池塘边、宫殿中、舞台上……感受不同唐俑鲜活的人物个性和大唐盛世的氛围……5G+AR的技术让诸多历史文物的影像实现“同台”, 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产生令人震撼的视觉奇观。在张颐武看来,新技术的出现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有利条件和新的支撑,如何在两者间巧妙运用好是创作者必须要思考的课题。

用全媒介传播途径 强化考古成果和文化自信

“原生态场景”与“现代化表达”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貌。马萧林坦言,这让从业者对传统文化事业的未来信心再增。

“对传统文化内核的精准认识和把握至关重要,如在表现形式上融合好科技力量,充分调动传播推广的途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业亦能获得长足发展。”马萧林说道。

与文博打了近30年交道的马萧林,一直深耕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工作。记者了解到,此次惊艳出圈的《唐宫夜宴》节目,隐藏了4大类10余件“国宝”,这次演出可以说是“国宝”的集体亮相和集中展示。

马萧林表示,我国考古在世界的影响力还相对薄弱,今后开展的世界古今文明研究,需要知己知彼,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传播渠道,《唐宫夜宴》的火爆就是一个生动案例:不仅让世界看得到、也能让世界看得懂。

“全媒介传播的途径不可忽视,这关系到我们的考古成果如何更好呈现,并让世界范围内的年轻人更好接受,以此强化我们的文化自信。”马萧林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