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和韵华夏—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亮相漯河
闫睿 发布日期:2019-01-11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出席展览开幕式并致辞


领导和嘉宾观看展览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在开幕式上演出




“和韵华夏—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在漯河市博物馆开展

111日,由河南博物院和漯河市文广新局、漯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和韵华夏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在漯河市博物馆开展。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出席展览开幕式并致辞。

该展览集合了河南博物院藏62件(组)与音乐相关的精美文物,展品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清末,品类齐全,涵盖面广。距今8000年左右的骨笛,距今五六千年的陶鼓、陶埙,先秦时期代表中国青铜时代礼乐文化最高成就的青铜乐器及石磬,还有两汉魏晋时期的歌舞伎乐俑或乐舞图像,以及唐宋时期融合中西音乐文化、集歌乐舞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作品等悉数亮相。这些带着不同时期历史印记的文物,从多角度反映了中原古代音乐文化的嬗变轨迹,以及中原在数千年中华礼乐文明发展史中产生的深远影响。

此次展览是配合漯河市博物馆新馆建设而举办的,也是两馆的首次合作,展览的策划、形式设计等工作均由双方工作人员合作完成。这是继去年河南省博物馆联盟成立后,河南博物院作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充分利用丰富的院藏文物资源以及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又一有力举措,对加强双方在业务交流、藏品资源共享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真正发挥博物馆的作用,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切实服务于社会。

漯河,是“字圣”许慎的故乡,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距今8000年前的漯河舞阳贾湖遗址已有人类居住,举世闻名的贾湖骨笛在此出土,它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与历史,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之源”。跨越数千年,透过历史的尘埃,袅袅笛音,贾湖骨笛将在家乡奏响来自远古的心灵和声。

据悉,该展览展出至2019411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