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解员张义豪讲述4000多年前陶排水管道的前世今生

讲解员范文正在讲解古代科技的魅力

讲解员范文(左五)、张义豪(左七)获得大赛一等奖

河南博物院参赛代表队
12月4日至6日,河南文博系统社教工作者们迎来了四年一度的盛大聚会——“第八届河南省讲解员大赛”,大赛在有“鹰城”之称的平顶山市举办。来自全省十九家文博单位共60名选手参加了决赛,河南博物院选派的六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荣获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的佳绩。
河南博物院党委对本次比赛高度重视,“备战”期间,院党委领导提出指导意见。社教部针对比赛要求对全体讲解员进行了赛前培训,培训内容围绕吐字发声、语言表达、仪容仪表、现场应变、形体强化训练等内容进行整体提升。选派的6位选手,经过近三十天的专业训练、展示视频的录制、院领导的把关考核以及选手们的辛勤努力,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比赛现场,选手们以历史为脉络,从社会生活、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民族融合、丝路精神等,多维度向观众讲述了璀璨的中原文明。其中,讲解员张义豪以4000多年前的陶排水管道为主题,声情并茂的讲述着城市文明进程中的人类智慧;范文用通俗易通的语言,娓娓道来古代先进科技的传承与发展。过硬的讲解能力、丰富的讲解内容打动了现场所有评委和观众,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讲解员崔晨曜、王肃获得二等奖,边巧稚、王佳瑞获得三等奖,他们在赛场上所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充分展示了河南博物院讲解队伍的风采。
本次大赛取得的佳绩激励着河南博物院社教工作者们,这将对提升讲解队伍建设、讲解员综合能力提供强大动力。社教人将继续提高专业素质、创新形式、讲好中原故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讲解员崔晨曜讲解河南博物院的故事

讲解员王肃从唐代铜镜看民族融合

讲解员边巧稚讲解国宝“武则天金简”

讲解员王佳瑞分析文物背后的丝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