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总是一个让人怀旧的季节。泛黄的树叶在风中飘舞,就像那些年岁里的记忆,悄然浮现。在一次与外甥女的闲聊中,我得知河南博物院正在进行一场粮票的线上展览。这一消息,瞬间勾起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带着一丝激动与感慨,我找到了那些被岁月沉淀的粮票,抚摸着他们质地粗糙而又坚韧,我的思绪飞回了过去。
其中一枚特殊的粮票在我指尖停留——那是我众多粮票中的一个“外地人”,它来自1985年的江苏南京。那时,17岁的我刚高中毕业,作为“成人礼”,我独自来到了南京,第一次看到了长江,站在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上,看着江水奔腾不息,我全身的血液仿佛也一同涌动。在江边吃饭时,老板因为没有全国粮票,给我了这张江苏省地方粮票,我便顺手将它夹在了日记本里,没想到留存至今。
岁月更替,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地,市场逐渐繁荣,粮食供应越来越充足,粮票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张江苏省地方粮票,我一直珍藏着。它见证了那个艰苦的年代,也见证了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
39年过去了,这张小小的粮票,虽然已经不再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但它所承载的那段历史和记忆,依然在我的记忆的深处,熠熠生辉。


一张“外地”粮票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