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粮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跟着大人去粮店,看着那小小的粮票在手中递出,心中都充满了敬畏。
粮店总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米香,陈旧的木架上摆满了各种装满粮食的口袋。店员接过粮票,仔细清点,然后用粗糙的木斗量出米面。那时候,粮票的种类繁多,有粗粮票、细粮票,不同的粮食对应着不同的票证。
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亲戚,粮食不够吃。母亲拿着粮票,在粮店门口徘徊了许久,犹豫着该用多少粮票换些额外的粮食。最后,她咬咬牙,换了些大米,那天的饭桌上,米饭的香气格外诱人。
还有一回,我在玩耍时不小心弄丢了几张粮票,母亲发现后心急如焚。她四处寻找,问遍了邻居和我玩耍过的地方,那几天,家里的气氛格外压抑。因为在那个年代,粮票就是生活的保障,弄丢了粮票,就意味着可能面临饥饿。
随着时代的变迁,粮票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每当回忆起那些围绕粮票的日子,心中总是感慨万千。粮票见证了岁月的艰辛,也见证了人们对生活的坚守与希望,它是一段历史的印记,深深地刻在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心中。


粮票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