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列展览>>临时展览>>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第三部分:自然景观>>展品  
   
萨勒诺附近的帕埃斯图姆的遗迹;三座神庙   1782年后
     发布时间:2013-06-20

 

约翰•罗伯特•科曾斯(1752-1797年)

水彩、铅笔、墨水,25.5×36.5厘米

奥尔德姆美术馆奥尔德姆美术馆

这幅著名的水彩画,曾是艺术品收藏界的“先锋派”、著名收藏家威廉•贝克福德(1760-1844年)的藏品。该作是以约翰•罗伯特•科曾斯18世纪八十年代绘制的素描为原型创作的,那时科曾斯正作为贝克福德的随员在意大利进行一次令人筋疲力尽的旅行。一行人于1782年5月离开英国,纵贯意大利,一直远行至那不勒斯和意大利南部地区,然后,掉头回到佛罗伦萨。科曾斯患上了疟疾,当其他人北上而返时,他不得不留在那不勒斯呆上一段时间。疟疾并未致使科曾斯倒下,他的身体状况可以支撑他探索附近地区的名胜,包括帕埃斯图姆。在这趟旅程中,科曾斯画满了整整7个素描本(后来这些素描本被称为“大陆之旅素描本”,现保存于曼彻斯特大学惠特沃思美术馆)。以这些素描册为基础,科曾斯绘制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作品。最终贝克福德从画家那里挑选了多达94幅绘画纳入自己的收藏。

古代波塞多尼亚(后更名为帕埃斯图姆)遗址位于意大利萨勒诺南部海岸,面向着第勒尼安海,来自锡巴里斯的希腊人大约于公元前600年在那里建立了殖民地。科曾斯在画中描绘了耸立于一片古代民居中心的三座多利安神庙。从西南望去,海神尼普顿神庙立于中间,它是这三座“大希腊地区”的神庙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从画中角度望去,看似重叠在一起的另一座古代神庙被称作巴西利卡(人们自18世纪起就如此称呼它)。它兴建的时间大约比海神尼普顿神庙要早大约一个世纪(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开始兴建)。位于画面左侧远处的是第三座神庙,据称是刻瑞斯神庙,在远处山峦的映衬下依稀可以看到这个神庙的轮廓。

在18世纪下半叶,人们对多利安式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这体现在各种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上,特别是对多利安式的复兴。后者它成为是这期间最现代也极富于革新精神的建筑。科曾斯在本作中表现出了恢弘大气和浪漫主义元素,他曾画过不下三幅从不同角度描绘帕埃斯图姆的作品,本作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留下一些更为细致的建筑图样,后被翻制成版画,甚至被以软木、浮石和木头制成模型供学习建筑的学生使用。

本画中淡淡的灰色和绿色阴影十分突出,科曾斯通过高超的技巧用寥寥几种色彩使一缕幽幽的愁思在画中蔓延开来。既富于诗意,也催人冥想那久远的过去。虽然贝克福德的巨大财富也许本能确保科曾斯获得职业上和个人的成功,但遗憾的是,二人后来关系恶化,这位科曾斯曾经的买家称其为“不知感恩的无赖”,在画家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拒绝捐钱设立基金来赡养这位画家。从1794年起,科曾斯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是绘画大师兼内科医生的托马斯•莫罗照料着他。3年后,科曾斯病逝,享年45岁。通过莫罗,科曾斯的作品受到年轻一代水彩画家的注意,包括汤姆•格廷、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彼得•德温特以及威廉•亨利•亨特等。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