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列展览>>临时展览>>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第六部分:现代主义>>展品  
   
厨房内  1957年
     发布时间:2013-06-21

 

约翰•布莱博(1928-1992年)

木板油彩,119.3×86.3 厘米

威廉森美术馆及博物馆,伯肯黑德;威勒尔博物馆服务处威廉森美术馆及博物馆

约翰•布莱博是被称为“厨房水池派”(盛行于20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一场英国文化运动,涉及文学、戏剧、电影、艺术,属于社会现实主义social realism——译注)中的著名一员,这个流派名字首次出现在1945年评论家戴维•西尔维斯特撰写的艺术评论中,尽管该名字被认为是基于主题事件和涉及事件中人物的过于狭窄的分类方式,但对该流派进行定义时,通常是依据其热衷于那种完全没有附庸风雅的矫饰和浪漫的幻想色彩的绘画风格。

布莱博对20世纪五十年代的自然风景是这样描述的:“就像什么都凭票供应时代的颜色和心情,给人的感觉像褴褛的衣衫和战后空中布满的尘埃。”在《厨房内》一画中,他表现的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成千上万的英国百姓所熟悉的家庭环境:拥挤而凌乱,墙壁的颜色很深很暗,拼凑成的地板非常肮脏。图中,一个女人站在水池旁,正在洗涤盘子或衣服,右侧站着一个穿西服套装的男人,看起来像她的丈夫或父亲。男人正准备外出,他面朝观众站着,好像对自己的住所正在被人窥视而非常愤怒。壁炉灶台架上放着一个水壶,前景中堆放着好几个包装袋,其中一个是凯洛格玉米片的,另一个是力士肥皂粉的。凯洛格玉米片产在美国,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广泛进入了英国家庭,可以被视为战后美国文化和经济开始渗透并支配英国的标志。力士是英国自有的日化品牌,在打出广告战——请荧幕明星为产品作代言后,销售量得到了极大的地提升,这些具有快速可识别性的品牌包装非常醒目,赋予了画作鲜明的时代气息;并且,场景中除了这些时代的标志,在其他一些方面可以被认为自20世纪以来一直没有改变,多少触及到了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问题仍然在于,作者为什么要在主题中刻意想去表达这一点,或许是反映了对当代当时波普艺术的关注,也可能只是简单地因为它们恰巧真实地存在于画家选择的场景中。

布莱博和其所属流派的其他画家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他们在那里吸取了沃尔特•西克特作品开创的那种粗粝的、绘画性明显的传统,这种风格从一定意义上恰到好处地代表着当时仍然笼罩在战争阴影中的伦敦人的欣赏习惯。他们非常强烈地想要如实地记录工人阶级日常生活的场景,不卑不亢,甚至不顾当权政府的反对——战时领袖温斯顿•丘吉尔在1949年再次当选首相,并一直连任到1964年,这个阶段社会非常激进,工会组织迅速扩张,大力推进工业国有化。此外,反对政治统治、质疑社会状况的精神日益高涨。约翰•奥斯本1956年创作的话剧《在愤怒中回顾》就是重要的、具有反抗性的文化事件,同样具有广泛影响的另一个例证是奥尔德玛斯顿举行的“禁止爆炸”游行。不论像眼前这样一幅单独的作品不论是否能够被当作蓄意表达政治立场的道具,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布莱博所属的艺术家群体的确构成了一种反抗运动,正因如此,这类作品受到像约翰•伯格这样的批评家的欢迎和赞赏。

然而,尽管布莱博几十年都继续坚持同样的绘画宗旨,但这个派别的其他成员却从20世纪六十年代后开始倾向于一种手法更抽象的风景画。1956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厨房水池派”作为英国绘画界的代表参展并一时之间获得了公众的认可, 但是同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的一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展让大家更全面、广泛地认识到当代美国绘画的影响力,这从某种程度上瓦解了以“厨房水池派”为代表的英国本土的现代主义美术运动。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