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王酓胐釶鼎
高38.5、口径55.5厘米
战国晚期
安徽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说明:自铭“釶鼎”,同时期的铜匜,也有自铭作“釶”或“也”,因此釶鼎即是匜鼎,因器形象匜而得名。通常认为,匜鼎属于水器,但这件匜鼎铭文作:“楚王酓胐作铸釶鼎,以共岁尝。”明显是做为每年一度的秋祭所用的宗庙用器,而且该匜鼎的底部有烟炱痕,若为水器,绝不用以加热。周代礼书记载宴飨时有大羹湆(即未经调味之肉汁)及羊肉湆(羊肉汤)等,其盛食器为登,郑注、贾疏都以登为瓦豆。或许肉汤盛于豆之前煮于这类匜鼎之中,流口之设是为了倾倒汤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