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的,规范人的道德行为,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念的思想文化体系。汉朝将儒学立为官学,设太学为传授儒家经典的国家最高学府,从此以后儒家经典成为国家教育和中国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辟雍碑拓片
西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
原碑1931年河南偃师西南东大郊北汉晋辟雍遗址出土
辟雍碑拓片:辟雍碑记载了西晋皇帝及太子三次莅临太学的史实。洛阳太学创建于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后屡经扩建,至永建六年(公元131年),太学生达三万余人,历经东汉、曹魏、西晋三百余年,规模之大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是罕见的。
《熹平石经》残石
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公元175-183年) 洛阳市太学遗址出土 高20、宽12、厚6厘米
熹平石经:为统一经学版本,减少传抄中的谬误,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参校诸体文字经书,以隶书书写经文及校勘镌刻石碑,立于洛阳太学,历时9年,共刻7部经典于46块石碑之上,后世称为“熹平石经”,这是古代最早的官定儒学经书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