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值此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大家作品联展》将我们的目光拉远,带回至二十世纪的黎明伊始。作为一项回溯性研究工作的成果,这次展览是向选择了法国的中国现代美术先驱者的一场致敬。

1914年,一战爆发。十九岁的徐悲鸿已经怀负了去法国追梦的念想。直到欧陆战事结束以后,他方才来到巴黎。在进步改革人士们的支持下,他在法国寻找发展自身绘画艺术的方法,也探索如何使中国美术走向现代,进而使整个中国社会走向现代。

这样的抱负来自于他对艺术坚定不移的选择,对家庭、对朋友、对师长的一片赤诚之心。徐悲鸿在法国探求美术之路的同时,也充实着自己对于教育的思索,思考教育在联结文化、人民与国家三者关系时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徐悲鸿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人类进步的伟大教育家。

这场对徐悲鸿的纪念,在中国与法国之间展开,也让我们重温他所热爱过的地方、热爱过的人们。首先,他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坐落在塞纳河畔、与卢浮宫相视而立的这座艺术与美的殿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学院。值得一提的是,精通法语的徐悲鸿是当时少数能够成功通过严苛的入学考试而进校学习的外国学生之一。

耕耘着未来的徐悲鸿,将求知的目光投向了过去,投向“大艺术”。为了深入研习,他在巴黎求教于学院艺术的最后几位大师,他们的威望曾在 1889年和 1900年的世博会上达到顶峰。从他们那里,徐悲鸿获得了对于美术工作及其历史的训导,也并不因为潮流画派和先锋艺术而分心。徐悲鸿是一位专注、实干且高效的艺术传承者,将一种传统引向另一种传统,从法国传到中国。

展览呈现出徐悲鸿的法国导师弗拉孟、柯罗蒙、达仰 - 布弗莱和贝纳尔等对他的创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其内容分为两大版块:第一版块主要介绍徐悲鸿选择其绘画参照范本时所处的特殊艺术环境。第二版块则将他的代表作与法国导师们的作品进行对照。展览同时也对这些法国影响的局限加以界定,而这正归因于徐悲鸿自身的才华禀赋。因为他在法国的卓越努力,要在中国的土地上结出硕果。

可以说,本次展览是首度将一位中国绘画大师的作品与他所热爱的法国艺术家们的作品加以并置比照。借此机缘,因地域和文化差别而各有专攻的专家学者们也能汇聚一处。徐悲鸿的经历让我们在今天追随他的这股冲劲,继续拉近古今中外的距离,探求艺术真谛。

 
 
徐悲鸿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法国学院派绘画的继承
> > > >更多
 
 
土地与人体:徐悲鸿作品与法国学院派绘画之间的主题性比较
> > > >更多
 
 
徐悲鸿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肖像画、风景画、植物与马
> > > >更多
 
 
法国老师们的代表作品:介于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之间
> > > >更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14 河南博物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1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