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结构、古建、岩土、文物等方面专家对延庆观玉皇阁保护工程进行了专项工程验收,延庆观玉皇阁保护工程顺利通过了初步验收。自2000年发现玉皇阁墙体开裂以来,经过10年努力,玉皇阁的保护工程终于取得了初步性的成功。
延庆观玉皇阁为什么要进行整体顶升,期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漫长曲折过程,整体顶升后的玉皇阁现状如何,这些问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保护工程开展原因:玉皇阁西墙墙体出现纹裂并不断加大
延庆观位于今开封城内西南隅,包府坑北岸,观前街东首路北。始建于金代,是为纪念全真派创始人王喆而建,初名重阳观,元代改名朝元宫,明洪武六年易名延庆观,相沿至今。玉皇阁为延庆观的主体建筑,通体不用梁木,全用青砖砌成,外观三层,底呈方形,通高18.25米,造型独特,为国内同类建筑中所罕见。1987年,市政府对其整修并对外开放。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开封市文物部门对玉皇阁例行文物检查时,意外发现阁体西墙外墙出现了一条细小的纹裂,这引起了市文物部门的重视。随即组织人员在裂缝上加粘玻璃条,加强对纹裂的监测和检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玻璃条有裂碎现象,说明阁体裂纹在不断加宽。同时,在西墙室内的对应位置也出现了细小的裂缝,并且裂缝不断加宽加大,并有向上发展的趋势。”
过程历程:多种方案多次论证
为了加强对玉皇阁的保护,开封市文物部门及时向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上报了这一情况,并于2000年7月邀请开封市建筑学会有关水文、地质和结构方面的专家现场勘察座谈,商讨整治对策。根据专家们初步意见,认为阁体出现裂纹属长期抽水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所致,建议加固基础。
当时,共有地质加固、止水帷幕和整体顶升三种保护方案,国家文物局认为,地质加固和止水帷幕两种方案都只能暂缓一时之急,并不能彻底根治玉皇阁的地基病害,因此要求制定顶升方案。据此,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于2001年初到2003年6月制定了《延庆观玉皇阁整体顶升保护方案》。
为了确认方案的可行性,2003年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邀请全国地质、水纹、结构、古建等各方面的专家在郑州召开了玉皇阁顶升工程论证会,经专家讨论,同意采取整体顶升方法对玉皇阁进行保护。
期间,国家文物局专家郑孝燮、郭黛姮等一行专程来汴考察玉皇阁,同时国家古建方面权威专家罗哲文教授来信表示支持顶升工程,经过了多次论证和多方求证,整体顶升的方案被确定。”2004年7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延庆观玉皇阁的顶升方案,并拨付了专项资金。
曲折过程:专家质疑使顶升工程暂停
2005年3月开封市成立了以市领导和局委领导为成员的玉皇阁保护工程协调小组,玉皇阁顶升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即将全面展开。而此时因开封市四位专家对整体顶升的质疑,使得工程暂停实施。
专家的质疑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重视,整体顶升工程暂缓,一场由省文物局、省古建所、河北建筑科学研究院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的答疑会在开封市召开,对开封市四位专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答复,同时,开封市还组织省市相关专家于2005年8月召开了玉皇阁保护工作研讨会,并根据玉皇阁的实际情况,向全国具有文物保护工程一级资质的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湖北建科加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中国地理研究所、浙江省岩土基础公司、杭州岩石工程有限公司、现代建筑科技公司等七家单位发函,说明了玉皇阁目前面临的建筑病害,请求上述单位提出方案和建议。
无论是保护工作研讨会还是全国具有文物保护工程一级资质的七家单位,都明确表示实施顶升是解决建筑病害的最佳处理方法。
2006年9月20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同意开封延庆观玉皇阁顶升工程复工的函”,至此,玉皇阁顶升工程保护方案最终确定。
顶升过程:谨慎有序进行
玉皇阁顶升工程保护方案最终确定后,开封市文管所进行了公开招标,举行了玉皇阁顶升工程开工典礼,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移出了施工区域内的玄武大帝铜像、碑刻等文物,然后将阁体用6道槽钢夹起来,用螺栓加固,阁体内部用满堂脚手架支承,在阁体的四周打了13米的帷幕墙用来遮挡施工过程中四周的水,同时在阁体的四角打下深13米的四个降水井,用来调整施工过程中的水位。在施工过程中,将24个箱梁围绕玉皇阁一周进行顶进,然后在箱梁下面打下可以承重4800吨的80个钢桩,在箱梁和钢桩中间放入千斤顶,对阁体进行提升。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在整个箱梁顶进过程中,施工队采用了人工观测和微机控制的电阻应变仪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经过紧张、有序施工,经过近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四面墙体下共24个箱梁的顶升工作。箱梁顶进完成后,施工方随后又开展了箱梁内部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工作,因是在阁体下部施工,操作面小且窄,施工难度大,但每个施工工人都谨慎小心,保质保量去完成箱梁的加固工作。特别在用千斤顶进行顶升时,为了确保质量和安全,每次千斤顶的顶升高度控制在3毫米,边顶升边用仪器对阁体进行检测。在5天后,发现整个个体没有出现任何状况,才加快了整个的施工进程,一天顶45公分,20天后,整个顶升顺利完成。
此次对延庆观玉皇阁实施保护工程,不仅成功使玉皇阁顺利顶升3.1米,还成功保留了元代地层,为以后展示、研究保留了珍贵的资料。
顶升成功意义:此项工程是目前古建中实施顶升高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对于玉皇阁成功实现顶升的意义,开封市园林文物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刘顺安说道:“延庆观玉皇阁整体顶升是全国古建筑基础加固并实施顶升又一成功的范例,是我国目前古建筑实施顶升高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工程不仅永久性地解决了地下水对阁体的侵害,完整保存了元代地面这一地理坐标,而且有效改善了玉皇阁的景观,再现这一历史景观的高伟雄姿。同时,这一工程的实施成功还促使开封市相关部门强化对周边历史风貌进行维护、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为发掘传统资源优势、提升文化历史名城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