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博物馆免费开放了是件大好事,为什么还要限制参观人数?
答:这是为了保证您和其它观众的参观效果而考虑制定的办法。博物馆保存的是我们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国家将博物馆规定为一类环境,对博物馆的空气质量和噪声排放都有严格的标准。免费开放之后的观众很多,如果对人数不加限制,博物馆的空气质量和噪声都无法受到控制,会对观众的参观质量产生影响。
问:为什么博物馆要远离噪声?
答:博物馆服务首先突出的“以人为本”,保证观众的正常有效参观是博物馆首要考虑的问题。博物馆属于一类参观环境,对于博物馆室内的噪声控制标准是55分贝以下。观众在博物馆的参观至少要持续一小时以上,如果对噪声不加控制,观众将无法进行正常参观。
问:博物馆内的噪声源有哪些?
答:博物馆内的噪声源,一方面是由于馆内机器等设备等造成的。近年来,博物馆已采用静音设备减少噪音的产生。另外一个主要声源是观众的谈话,如果对谈话音量不加控制,会直接导致展厅内噪声的形成。
问:今天我和朋友参观博物馆,发现工作人员会善意提醒谈话大声的观众要小声,为什么?
答:博物馆属于“噪声敏感建筑物”,观众参观需要在相对安静的情况下才能够取得到良好效果。博物馆免费后观众数量猛增,博物馆要最大限度保证每位观众的参观质量。观众交谈声音过大,其他观众则无法实现安静的观赏,所以善意提醒观众小声说话是必要的。
问:我和朋友一起参观博物馆,人很多,为什么我们说话的声音却不自觉的越来越大?
答:这是因为噪声对听力形成的干扰,当我们处于一个比较吵的环境,思考与谈话就会受到影响,不仅听不清楚对方说话,也会不自觉提高嗓门进行对话。如果声音过于嘈杂,连对话也不可能进行。在博物馆交谈时,双方要尽量离得近些,保证不对第三人产生影响。
问:噪声会伤害到文物吗?
答:理论上讲噪声对文物是会造成损害的,并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噪声对文物的伤害因根据文物的材质和新旧程度而定,纸质、木质、石质、金属质等文物都能够传递声波,当环境噪音过高,声波穿透玻璃展柜到达文物的时候,产生细微的振动,对年代久远的文物会造成一定程度上损坏。
问:博物馆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防治噪声?
答:防治噪声的办法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弱化噪声,另外是控制噪声源。在弱化噪声方面,博物院采取了很多措施,在展厅内铺设吸音板,吸音地面等,限制观众人数、合理疏散人流等。但关键是对噪声源的控制。河南博物院在展厅的设备尽量考虑安装有静音功能的设备,另一方面则是对观众交谈的音量进行必要提醒。所以防治噪声需要广大观众的配合。
问:参观博物馆怎样免受噪声?
答:首先要避开参观高峰。最方便的途径是拨打热线电话进行咨询,避开人流高峰,合理选择自己的参观时间。在展厅内遇到人多的时候要选择人员较少的展厅进行参观。另外,自觉守护博物馆的参观环境,低声谈话并对高声谈话的观众进行善意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