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卡洛·爱德华·佩鲁吉尼 (1829-1918),1900年
布面油画
70.3 x 54.8 cm
花体签名: (右下)
题词: WAR FUND 1900 C. E. PERUGINI (左下)
查尔斯·卡洛·爱德华·佩鲁吉尼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一个亲英派的家庭。画家八岁时,全家移居到英格兰,他从此接受了英语教育及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佩鲁吉尼在1853年时游历了罗马,随后在巴黎与阿里·谢弗尔(Ary Scheffer)同窗两年。佩鲁吉尼还与画家及雕塑家弗雷德里克·莱顿(Frederic Leighton)建立了友谊:他们在罗马一见如故,之后莱顿参加了博览会并很快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支柱,在佩鲁吉尼回到英格兰之后,成为莱顿的诸多拥护者之一。1874年,佩鲁吉尼与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之女凯特·狄更斯成婚。凯特是画家查尔斯·柯林斯(Charles Collins)的遗孀,而查尔斯·柯林斯与拉斐尔前派的成员们渊源颇深。佩鲁吉尼的很多人像画及帆布画都表现出他对故乡那不勒斯的怀念以及莱顿对他的新古典主义影响。佩鲁吉尼是那个时代很受欢迎的画家之一,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他可与莱顿及约翰·艾弗莱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比肩。
佩鲁吉尼的这幅作品是一幅与文学和象征主义息息相关的浪漫派作品。他的画作《我遇见一个美丽的少女,请多保重》(Así como en I know a maiden fair to see, take care)(1868年)是根据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于1843年翻译的一首德国歌谣而绘,展现的是歌谣中的一段场景;在创作这幅作品《多想碰一碰那消失了的手,听一听那静寂了的嗓音!》时,佩鲁吉尼的灵感来自于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著名的诗篇《冲激,冲激,冲激》(Break, Break, Break)中的两行诗句。早在佩鲁吉尼之前,画家瓦尔特·兰利(Walter Langley)已于1888年选用这首诗中的前两句创作了一幅作品,表现了一位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面对大海的悲伤和绝望之情。佩鲁吉尼并没有在作品中表达这种强烈的感情,相反,他将这两行诗句转化为一个私密、感性、沉思的场景。靠垫、窗帘和精致的礼服是佩鲁吉尼惯常使用的表现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