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明 收获硕果
——写在《每周一品》两周年之际
作者:《每周一品》栏目组

 

2012年元旦《每周一品》第一品——邴法敬造像碑诞生;

2013年1月, 首届“中原文物有奖竞答”活动启动,海内外参与者逾万;

2013年10月,以2012年《每周一品》为基础的《品鉴》一书付排;

2013年12月,《每周一品》栏目推出第100品……

两年多的时间,一篇篇文物品鉴作品面世;付出努力的同时,也收获着一个个研究成果……

2013年,坚持不变的是《每周一品》独特的品读体例——“文物名片、深度品鉴、文化解读、比较研究、趣味猜想、相关链接”,六位一体,中英文网站共映,雅俗共赏。其品读思路,犹如抽丝剥茧,排布有序,层层深入,既丰富多彩,又生动活泼,深受读者的喜爱。不变的背后,是广大读者的关爱与支持,是栏目组全体同志的感动与坚毅。

2013年,《每周一品》基本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有十多位作者持续为我们做着奉献的同时,另有十多位作者加盟到2013年《每周一品》栏目的品读工作中来。知名专家学者的作品,让我们一睹别样的风采;青年作者的参与,青涩中已透着香甜;外籍作者的融入,引导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华夏文化的神韵;而高校的踊跃,使得栏目的视角更宽、亮点更多。

2013年,《每周一品》品读文物的范围由河南博物院的馆藏文物试探性地向省内其它有特色的馆藏文物延伸,涉及的文物品类更加丰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的 “骨排箫”等“音乐文物”,河南大学文物馆藏的“三彩鸳鸯盉”也成了《每周一品》的“座上客”。

衷心感谢《每周一品》的热情读者,你们的支持是《每周一品》继续前进的动力!衷心感谢《每周一品》的作者,你们的劳动是《每周一品》不竭的源泉!特别感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对本栏目的大力协助,你们的参与使我们的栏目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2014年,《每周一品》栏目将会继续秉承科学、严谨的治学思路,通过品鉴文物这种传播形式,传承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传递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将博物馆打造成为文明传承的精神家园、智慧探索的思想渊薮!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支持《每周一品》栏目!

 

                                                                                                       201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