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局部,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一轴白描市井的画卷;
一段京华烟梦的收藏;
一部民俗民风的史诗。
盛世繁华背后,究竟藏了多少密码?
在中国,有一件享誉世界的艺术珍品,它就是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这幅巨著长达五米,图中描绘人物800多位,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只……是一幅展现宋代汴河上下十里繁华,乃至整个北宋近两百年的文明与富饶的著名长卷。
然而,这幅名画真的仅仅展现了北宋京都的繁华市井生活这么简单吗?近千年来,人们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研究与探讨越来越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张择端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究竟绘于何时?画中展现的又是什么地方?他为什么要这么画?后人如何看待这幅画?9月28日(周六)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唐风宋韵”系列第11讲(总第281讲),特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做客河南博物院,以《<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密码》为主题,为您进行一一解码。敬请期待!
主讲嘉宾:余辉
主题:《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密码
时间:9月28日下午3:00
讲座地点: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咨询电话:0371—63582521.
【讲座纲要】
1.张择端究竟是一位什么的画家?
2.他是如何走上绘画道路的?
3.何时画的《清明上河图》?
4.画的什么地方?
5.画作的核心内容、动机是什么?
6.宋徽宗喜欢这幅画吗?
7.金元明三朝的题跋者怎么看待这张画?
8.后人怎么画“清明上河图”题材?
【嘉宾简介】余辉,1959年10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杭州淳安。1983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同年工作于故宫博物院至今,历任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主任、研究室主任,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其学术领域主要是书画鉴定与研究,曾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和英、法、德、美、加、日等国的博物馆、大学鉴定书画或讲学,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专著五部,并在中、英、美、法、比、韩等国发表。2009年获首届中国美术•理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