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双连壶
彩陶双连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文物,高20.1厘米,底径5厘米,1972年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这件双连壶为泥质红陶,胎质细腻光洁,红衣黑彩。两壶并列相连,壶的腹部满饰古朴流畅的平行粗线条,点缀在平行线条间一竖一斜的短线,使整个器物在规整中不乏生动活泼。壶的内部也有巧思,腹部相连处有一椭圆形口相通,利用连通器的原理,使两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彩陶双连壶造型别致、构思新颖、风格独特,对研究远古时期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和制陶艺术有重要价值。
如此独特的壶该如何使用呢? 据专家考证,这件彩陶双连壶是一种饮酒器皿,应为重要礼仪场合所用,使用时两人各执一壶同时饮用。原始社会时期,部落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会选择结盟,用双连壶共饮盟誓,象征着和平友好、平等团结,表达了远古先民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平等和谐的思想观念。这种习俗在今天的高山族、彝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仍有延用。还有人通过双连壶想到了在婚俗中常见的交杯酒。交杯酒源于先秦,代表了夫妻共饮,喜结连理的美好寓意,它是否与双连壶的共饮结盟有着文化传承关系,还需进一步考证,但这些方式都说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团结、友好的民族精神自古有之,传承千年,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