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季”铜列鼎
发布日期:2020-11-20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虢季”铜列鼎,共7件,西周文物,1990年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地虢季墓。列鼎指形制、纹饰、铭文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一组鼎,往往以奇数出现。从外形看,鼎口微敛,半球形腹,圜底,兽蹄足;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腹部饰有垂鳞纹。在鼎腹内壁上铸有铭文4行18字:“虢季作宝鼎,季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享”。

因周礼的影响,西周鼎的使用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鼎在祭祀、随葬时的数量依贵族身份而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依次递减,不得逾越。据铭文考证,墓主人虢季是诸侯一级的贵族,七鼎的配置,完全符合当时的礼制规定,这也是周王威仪天下、社会稳定的体现。

1990年--1991年间,我国考古者在三门峡上村岭北部发现了虢国国君墓区。其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多,吸引着众多考古学家们云集这里,虢国的神秘面纱就此揭开。

考古工作者发掘的虢仲、虢季两座国君大墓,共出土文物5000余件,其中虢季墓就多达3000余件。因两座墓葬出土文物价值高、数量多、墓主人级别高,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虢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发展到春秋时期,虢国贵族穷奢极欲,以至于在公元前655年,被晋国一举灭掉,留下了“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千年遗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