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瓷围棋盘
白釉瓷围棋盘,隋代文物,高4厘米、边长10厘米。1959年出土于安阳豫北纱厂张盛墓。
棋盘平面呈正方形,微微下凹,上刻纵横直线界格各17格,加上两边边线,构成各19道、共361个交叉点的棋盘布局。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四角和正中各有一小孔,正中一孔为“天元”,角上四孔为四个“星”位。与现代围棋盘相同。通体施白釉,下部露胎,釉色白中泛青,具有早期白瓷的特点,为研究当时陶瓷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的出现表明最晚至隋代,19道361目的博弈形式已成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十九道围棋盘。
据该墓出土墓志记载:张盛,字永兴,南阳白水(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卒于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张盛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张盛本人最初的官职是“家郡功曹”,这在当时是一个类似于秘书和助理之类的下级官员。之后张盛平步青云,官至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张盛作为当时的中高阶层官员,其墓内出土的文物比较丰富,在192件随葬品中,除了文武官吏、仪仗、镇墓兽、伎乐、僧俑以及生活用具外,还有很多日用器物的模型,如陶制的井、灶、磨、碾、房屋和瓷制的围棋盘、水桶、剪、案、烛台等。这些随葬品既是隋代初年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墓主张盛生前的生活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