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捞鼎”画像砖
“泗水捞鼎”画像砖,东汉文物,高34厘米,宽122厘米,1985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樊集24号汉墓出土。这件画像砖反映了秦始皇泗水捞鼎的历史故事。画像砖上图案采用模印而成,图中一拱桥,有支柱和斗拱及栏杆,桥两端各树一表木。桥左为车骑出行,并有凤阙。桥中有建鼓舞。桥下为泗水捞鼎。画中四人两舟捞鼎,一龙腾出水面咬鼎。画面生动形象。
“泗水捞鼎”是汉画像中最广泛的历史故事题材。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记载:周显王二十九年,秦昭王夺得传世九鼎,在运鼎回秦国经泗水时,鼎坠入水中,打捞未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千余人到泗水打捞,当鼎被捞出水面时绳子突然断裂,鼎又坠入水中。有人说是九鼎潜伏了,也有人说是水中突现蛟龙,咬断了系鼎的绳索,鼎复沉入水下,再也无法找到。
在古代,鼎不仅作为炊煮器,更是礼器,是权力的象征。“泗水捞鼎”的故事正寓意着秦始皇得不到九鼎,秦王朝气数已尽,无法逃脱改朝换代的命运。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汉得天命的肯定,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