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辞龟甲
这组刻辞龟甲为商代后期文物,1991年安阳市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又称“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商人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到的有关事情刻在甲骨上,除了占卜刻辞外,还有少数记事刻辞。据不完全统计,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殷墟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发现单字约5000个。其中,有1000多个单字已经被释读。甲骨文记录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从甲骨文已经识别的单字来看,它已经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六书原则,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在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继至今。
它的发现,弥补了中国古代典籍中对商代历史记载不足的缺陷,为我们研究商代社会、重建商代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