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石砚
1978年春,濮阳市南乐县宋耿洛村西发现了一座东汉古墓,考古工作者在墓葬中室的石祭案正中发现了这方备受瞩目的镂雕盘龙石砚。出土时砚面仍有墨痕,应为墓主人生前的实用器物。
盘龙石砚,东汉文物,砚高12.8、直径32.3厘米,由砚盖和砚座两部分组成。通体为棕褐色,石质细腻光滑,座底有三兽足,奋力承托起砚身,凸显石砚深沉博大的气韵。砚底中心有“五铢”二字,环绕以旋转浪花纹样。砚盖浮雕六条相互攀缠的飞龙,蜿蜒盘曲、错落有致,龙首聚集共朝一珠,巧妙的组成盖钮,宝珠盖钮上刻有一“君”字,砚盖外侧一周莲花纹与砚盖边缘的水波纹相呼应,使六飞龙有凌空越起、破浪而出之势。砚面水云纹形成一耳杯型墨池,独显匠心。
砚盖砚面相扣合处一周,阴刻有隶书“延熹三年七月壬辰朔七日丁酉,君高迁刺使,二千石,三公九卿,君寿如金石,寿考为期,永典启之,研直二千”。42字的铭文显示了延熹三年(公元160年)的七月七日墓主人从资薪一千石的中常侍升职加薪为两千石的刺史。配合同墓葬出土的铜带钩上的铭文推测,墓主人可能是东汉桓帝时期的一位名为具瑗(音同元)的宦官,他是东汉魏郡元成(今南乐县)人,曾经在延熹二年助桓帝除去外戚宗亲党羽,夺取政权,被封为东武阳侯。这方稀世珍品便是庆祝他飞黄腾达的礼物,铭刻了他生前最荣耀的时刻,死后又作为心爱之物随葬。
此砚造型典雅、雕刻精湛,内涵丰富,并有绝对年代,实为东汉文房罕见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