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绿彩长颈瓶
白釉绿彩长颈瓶,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白釉加彩瓷器,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该瓷瓶侈口长颈,颈腰内束,腰部椭圆,下为实足平底。瓶身通体施白釉,腹部一侧施翠绿色彩釉,釉质细腻明亮,绿色彩斑晕散开来,有一种朦胧之美。
绿釉,属于低温釉,胎与釉的结合不是很紧密,釉易剥落,所以绿釉很长时间内多作为随葬明器或观赏陶瓷,并未作为日用器皿广泛使用。汉代开始,低温铅绿釉开始大量的被用在素面的陶器上。至北齐时,绿釉作为瓷器装饰的一个品种,与白瓷几乎同时出现。白瓷给人以纯净、洁白无瑕之感,在白瓷上饰以淡淡的绿彩,色调对比明快淡雅。这种白釉加彩的工艺手法,开创了中国瓷器色调从单一向多彩阶段过渡的先河,为后世唐三彩的创烧奠定了基础。
范粹,北齐的高级将领和地方官吏。除白釉绿彩长颈瓶外,范粹墓出土的还有其他青釉、白釉、酱釉、彩釉等品种的十余件瓷器,对研究我国瓷器发展史,尤其是对探讨我国白瓷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