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画像石
二桃杀三士画像石,东汉文物。高41.5厘米,宽110厘米,1957年南阳市区出土。整块画像石采用浅浮雕的手法,刻画了二桃杀三士悲剧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图中三勇士皆著武服佩剑,围一高足盘,盘中有两桃,其中二人执剑伸手欲取盘中桃,另一人在旁怒目而视,持剑欲自刎。图像将三勇士手持长剑,大步驱前争桃的急切与夸张,以及争桃无果,冲动暴怒的神态刻画与紧张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桃杀三士”的历史故事最早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述了春秋时期齐国三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战功彪炳,深受齐景公的宠爱,但他们恃功自傲,晏子称他们的行为是“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端,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之后,为除掉三人,晏子施计,让齐景公赏赐他们三人两个桃子,让他们论功吃桃,以此离间人心。三勇士由互不相让,到因争桃而羞愧,相继自杀,晏子“借刀杀人”,顺利为齐景公除掉三勇士。
汉代是儒家思想的全盛时期,汉画像石的创作者,将“舍生取义”用生动的故事刻画在画像石上,故事中的人物象征着一种伦理道德秩序,也反映了儒家思想所要表达的政治愿望。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