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面纹铜罍
罍(音同雷)在商周时期作为酒器和水器使用,多随葬墓中。这件兽面纹铜罍(音同雷)是目前已知经过科学发掘出土时代最早的青铜罍,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商代青铜珍品。1955年河南郑州白家庄出土,通高24.5厘米、口径13厘米。小口,沿外侈,长颈深腹,折肩,圆底,高圈足。通体纹饰丰富,颈部上端装饰有凸弦纹三周,弦纹下等距离装饰三个龟形图案,肩部、腹部装饰兽面纹和云雷纹,兽面纹采用微浮雕,眼、眉、鼻和口皆凸出器面,足部还装饰了弦纹和三个“十”字形镂孔,铜罍器身有范缝痕迹。铜罍整体铸造精细,纹饰清晰立体,尤其是颈部的三个龟形图案装饰在商代前、中期的青铜器上极为少见,为它增添了神秘感。
龟形图案究竟代表了什么寓意呢?龟在中国古人的传统观念中是吉祥、长寿、繁衍和神力的象征, 常用于丧葬、祭祀和占卜,在远古图腾文化中是重要的崇拜对象,被视为灵物。中华民族向有“万世一系,皆出于黄帝”的传统信念,而黄帝族就是以龟为图腾的氏族。有的学者认为这件铜罍上的龟形图案是氏族图腾或族徽。还有学者考证为“黾”字,若此考释正确,那么这就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器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