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璋
1958年,河南省郑州市南郊杨庄出土了这件商代时期的玉璋。它通长66厘米,宽13厘米。用淡青玉雕琢而成,器呈扁平长条刀形,器身前端外张,斜刃微内凹,两侧内收,后部为阴纹直线雕,两侧雕有对称凸起的扉牙,涂有少量朱砂,内短窄,上有一穿孔,后缘稍内倾。
关于璋,《说文解字》定义为:“半圭为璋”。出土的商周时期玉璋顶端多作斜锐角状。此璋形制特殊,顶端斜刃内凹,尾端两侧各有对称的扉牙装饰,当为文献中所载的牙璋。璋为礼玉中的重器 ,最早见于龙山文化,它流行于商周时期,战国时已不多见。璋在古代社会中为祭祀天地用的礼器——“六器”之一,同时也是特权阶级财富与权力的象征。该璋目前是我国中原地区出土玉器中时代较早、形体较大的玉璋。堪称商代前期之精品,也是中原文化玉器中的佼佼者。
按古代文献记载,璋之最大者是九寸(约30厘米),而此璋长66厘米,玉料开片均匀,工艺精良,为商代早期的遗物,可补充历史证物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