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戚
发布日期:2020-11-20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玉戚,西周时期文物,距今约3066~2791年,长14.4厘米,宽13.3厘米,厚0.8厘米。1990年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这件玉戚由青玉琢磨而成,还间杂有少量黄白色斑纹与斑点。整体呈扁圆状,前端较窄,刃端阔而呈弧形。两侧斜边各有六个锯齿牙形装饰,中部有一穿孔。背面有一道切割痕迹。

戚,也就是有齿的端刃器,又解释为“两侧有齿的扁平斧”,一般是作为礼仪用器,不具备实用的武器功能。玉戚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时候就是仪仗用器,在以王权为中心的商周两代,玉戚更是上升到了王者的象征,在众多的礼器中属于最高规格,主要用于治军,同时也是仪仗器和祭祀礼器。春秋战国以后,由于政权格局的变化,玉戚逐渐失去了王权的光辉,除仿古玉器作品外,便很少见到了。

出土这件玉戚的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墓,也就是著名的虢季墓。虢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姬姓诸侯国,在春秋时期被北方的晋国所灭。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两次在三门峡上村岭一带发掘了虢国贵族墓地,尤其是90年代发掘的虢季、虢仲两座国君大墓,因为出土文物数量多、价值高以及墓主人级别高,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的虢季是西周晚期的虢国国君,很可能就是文献记载中周宣王时期的重臣虢文公。虢季墓中随葬有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兵器、车马器和玉器等珍贵文物。选择这件青玉戚随葬,正是因为它是王者和王权的象征,彰显着墓主人的崇高身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