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兽葡萄纹铜镜
发布日期:2020-11-23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海兽葡萄纹铜镜,又名“瑞兽葡萄镜”、“海马葡萄镜”等,得名于清代的《西清古鉴》,是中国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铜镜,流行于唐高宗时期,以武则天时期最为盛行,是中国铜镜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件海兽葡萄纹铜镜的镜形为正圆形,唐代文物,直径19.9厘米, 重1.65千克。正面平滑光亮,镜背中心有伏兽钮,有一凸弦高棱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镜背采取满花式构图,构思巧妙,内区葡萄藤蔓越过凸弦高棱伸展到外区。主题纹饰以葡萄和瑞兽构成,间饰鸟雀、蜂蝶等图案,瑞兽憨态可掬,葡萄果粒饱满,画面生动写实。高浮雕的表现形式使得纹饰高低错落,极富立体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海兽葡萄纹铜镜的纹饰充满神秘色彩,海兽似狮非狮,似马非马,被誉为“多谜之镜”,其纹饰异域特色为人称道。狮子在中亚、西亚文化中是权威与神力的象征。葡萄原产于地中海和中亚地区,被视为生命之树,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由丝绸之路相继传入我国。葡萄纹饰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唐代开始普遍流行,成为“多子多福”“福寿绵长”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

海兽葡萄纹铜镜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杰作,铸镜师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巧妙地将来自西域的动物形象、葡萄纹饰与中国传统的瑞兽纹饰相结合,镌铸于铜镜之上,展现了高超的铸造技艺,充分体现出兼收并蓄、创造革新的盛唐气象,堪称“凝聚欧亚大陆文明之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