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盘牛形铜尊
发布日期:2020-11-20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这件汉代的带盘牛形铜尊出土于偃师寇店公社李家村,通高8厘米,盘直径11厘米。牛尊生动、写实,除牛尾、牛颈处稍以褶痕作装饰外,通体无纹饰。从侧面看,牛体浑圆健美,牛尾自然下垂,显得十分温顺,但从正面看,牛两眼圆瞪,牛角粗壮有力,又似乎在积蓄着力量。牛背正中开圆口,两边各有两个细管,据推测,可能是用来插物的。

商周时期,根据动物形态作鸟形或兽形的青铜器,大多被称为“尊”,并以动物的名称来命名,如“象尊”、“鸭形尊”、“牛形尊”等,西周是青铜鸟兽尊制作最发达的时期,数量大,种类多,并且出现了很多新品种。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数量逐渐减少,品类也趋于单一。

青铜器发展到汉代,祭祀礼器已退出历史舞台,日用器增多。日用青铜器的设计与青铜礼器相比,偏向于实用,功能也较单一,装饰相对朴素,商周时期繁缛华丽的青铜纹饰已不见踪影,而充满自然审美、富有功能巧思、集造型审美与实用于一身的动物造型鸟兽尊则颇受汉代贵族的喜爱。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