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辛”铜卣
发布日期:2020-11-20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祖辛卣(音同有),商代晚期青铜器,1965年辉县出土,通高25.5厘米,重3千克。该卣口与盖用子母扣相合,扣合紧密。盖内及器底均铸有“祖辛”二字铭文,表明它是祭祀先祖“辛”的器物。器物分盖、身和提梁三部分,整体呈椭圆形,提梁两端怪异夸张的兽头及下腹部浮雕的瑞鸟,加强了它神秘威严的气氛。庄重的造型配以繁缛华丽的纹饰,使器物显得高贵典雅。该器物发现于辉县,说明辉县是商王室的京畿之地。

古文献里常见有“秬(音同巨)鬯(音同唱)一卣”“秬鬯二卣”等记载。《尔雅.释器》中记载“卣——尊也”,《尔雅.释草》中记载“秬——黑黍”,《说文解字》中记载,“鬯——以秬酿郁草,芬芳修服,以降神也”。所以说,卣应该是盛放用黑黍酿郁金草而成的一类美酒的器物,是用来祭祀鬼神或先祖的酒器。考古发掘证明青铜卣多出土于墓葬中,并与斝(音同假)、觚(音同姑)、爵、壶和尊等酒器组合出现,窖藏中则很少出土,这也说明卣可能是专门用于祭祀的酒器。

成形于中国青铜艺术第一个高峰期的“祖辛”铜卣,造型独特,纹饰近乎满工,又采用了最为经典的三层花工艺,使得器表纹饰虽满却高低错落,虽繁又交替有序,于大处精致华美,于小处细致入微,是商周青铜器中的艺术珍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