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爵
铜爵,夏代文物,高约15厘米。1975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细长的窄流与微微上翘的尖尾,形成了均衡的对峙;腹部一面横列五枚乳钉作为装饰,一侧还有把手;器身下部有三条细长的锥足。整件铜爵棱角分明,身材修长,是时代最早、器型最美的青铜典范。
爵,最早出现在夏代,是中国青铜文化中最早出现的青铜器造型。在随后的一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它成为了奴隶主祭祀活动中区分贵族身份等级高低的重要载体。后来人们就用这种特别的酒器“爵”来代替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的等级,也就是“爵位”,像今天的成语“加官进爵”就来源于此。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市,自1959年发掘以来,发现大型宫殿遗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以及多座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和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该遗址不仅发现了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还发现了中国最早青铜铸造遗址。其中最大的一处,延续使用的时间在300年左右。从出土的铜渣、坩埚碎片和陶范残片来看,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我国就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青铜铸造工业。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青铜礼器---爵,虽然数量不多,但在青铜铸造史上极为重要。从铸造简单的兵器、工具到铸造容器,在技术上是一个质的飞跃,表明当时已经进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