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画像砖
发布日期:2020-11-20 信息来源:河南博物院


商山四皓画像砖,南朝文物。商山四皓,又称“南山四皓”,是秦朝末年隐居于商山的四位名士,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甪(音同路)里先生。由于四人年高,且须眉皓白,故人称四皓。

1957年,南阳邓县学庄村在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一座南朝刘宋时期的彩色画像砖墓,其中便有这件商山四皓画像砖,图像所表现的是四位老人隐居山林、怡然自得的情景。

商山,在今天的陕西省商县东南。有关“四皓”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留侯世家》。据记载,汉朝初年,高祖刘邦欲聘请四皓出山,四人不应征召。后刘邦欲改换太子,四皓适时出山辅佐太子刘盈,刘邦于是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四皓以品行高洁、非义不动的精神品质,成为后世不断歌颂的主题。汉代的四皓形象庄重严谨,表现主题多与辅政相连。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兵祸战乱前后绵延三百余年,士人们选择隐逸的方式避祸,追求精神自由与独立。商山四皓的高洁品行被世人推崇,隐逸的行为得到进一步彰显。这件“商山四皓”画像砖里的长发披肩、宽衣博带,率真自然的四皓形象,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隐逸风尚的渗透与体现,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隐逸文化精神的独特表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