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鍑
发布日期:2012-12-19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21.8、口径18.8厘米

甘肃礼县采集

甘肃省博物馆藏

        青铜鍑,一般为双直立耳,球形腹,底部焊接一个喇叭形圈足,除用作烹饪炊具外,兼作盛食器,曾在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铜鍑最早出现在中国北方草原,公元前8—7世纪伴随着欧亚大陆草原民族的迁徙,向西迅速传达室播,一般认为这次民族迁徙运动的导火索与秦国驱西戎有关。考古发掘表明,早期铜鍑主要集中在新疆以西至北高加索及黑海北岸的草原地带,以及南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湖地区。说明正是这些草原民族开始了最早的东西方物质文化方面的交流,成为最早的丝路萌芽,为后来汉唐丝路的正式开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