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在修复河南省邓州市福胜寺塔塔基时,发现一座地宫,在清理地宫时从中发掘出一组稀世珍宝——金棺银椁。金棺银椁放置在石函内。银椁为长方形,安放在椁床上。银椁盖为五棱形,其上为线形纹饰,前方透雕双龙戏牡丹。银椁两侧,錾满了龙兴寺、开元寺施主姓名和梵语。
金棺放在银椁内的前方。前档有仿木建筑形式构件,其下有护法神两个。金棺左侧为释迦涅槃故事图,右侧为出行图。据发掘报告称,发掘时金棺内前面放置顶骨一块,后边放置牙齿一枚。玻璃宝瓶放在银椁的后方,米黄色的瓶中盛着无色透明液体和米粒大小的舍利。舍利瓶内,还有镏金双龙银壶一件,彩色玻璃葫芦一件,均为罕见之物。

图一 河南省邓县福胜寺塔地宫出土金棺银椁
金棺棺盖为前宽后窄五棱形,上錾刻双凤戏牡丹,金棺前档饰有仿木建筑,其下刻有护法神2个,两神双赤足站立,各执一剑。金棺右侧为出行图,其后錾刻“未 三月造”。左侧为释迦涅槃故事,后部錾刻“维摩隐僧……”,金棺底座边缘刻祥云图案。
金棺为四部分构成:器盖、棺体、底座和棺正面装饰檐板。棺身、檐板、底座由一金线穿孔连接。底座与棺体连接穿孔6处,共14个孔,右下角有4个穿孔,两两贯通。

图二 金棺侧面图
银椁由三部分组合而成,椁盖、椁身和基座。椁身正立面、后立面饰刻有屋顶、大门纹样;椁身正面外部立两根檐柱,其上承托仿木结构的房顶与基座连接,基座上饰一圈栏杆。

图三 银椁侧面图
金棺银椁安坐于基座上。银椁基座上做宋式单勾阑。银椁基座上所饰栏杆造型古朴、简练、明快。金棺银椁装饰的栏杆,两侧为三段,中部华板为实体,菱形图案内饰花卉纹样,周边点状镂空装饰;两侧华板镂空,饰卷草纹样。华板花纹雕饰搭配,主次有别,古朴而不失华美。
据地宫碑记载,福胜寺梵塔是由皇帝赐过紫袍的主僧、宋代开国元勋主僧和众多弟子及千里外的诸多施主集资筹建。金棺银椁代表着佛教活动的盛事和佛教的中心地位。福胜寺塔金棺银椁是建国以来佛教考古方面重大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