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
发布日期:2017-04-17

这种形体小巧、纹饰精美、制作精细的小型青铜器,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比较常见。

2002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村小邾国墓地M3(邾君庆夫人媿霝的墓)出土的虎钮方奁(图五)[6],春秋早期晚段,长14、宽11、高7厘米。盖门双开(朝窄面开),以二虎为盖钮(双钮),以四裸人装饰圈足,器盖和器壁饰单首夔纹,内盛玉器。

图五 山东省枣庄市小邾国墓地M3出土的虎钮方奁

1993年,山西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M62(晋侯邦父夫人的墓)出土的“鼎形方盒”(图六)[7],西周晚期,长9.6、宽10.4、高9.6厘米。盖门单开(朝宽面开),盖钮和四足均为虎形,器表饰重环纹和波曲纹。

图六 山西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M62出土的“鼎形方盒”

1993年,山西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M63(晋侯邦父夫人杨姞的墓)出土的鼎形方盒(图七)[8],西周晚期,通长19.2、通高9.3、深3.6厘米。盖门双开(朝窄面开),以单虎为盖钮(单钮),器壁有四爬兽和四扉棱,器足为四裸人,器盖内饰窃曲纹,盖面饰几何形纹,器壁饰窃曲纹和波曲纹。

图七 山西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M63出土的鼎形方盒

1998年,甘肃礼县圆顶山M1(简报定为女性墓)出土的“A形盒”(图八)[9],春秋早期,长11.1、宽7.5、高8.8厘米。盖门双开(朝宽面开),以两熊为盖钮,器口四隅立四鸟,器壁四隅饰四爬兽,器足为四轮,器盖和器壁饰蟠虺纹。

图八 甘肃礼县圆顶山M1出土的“A形盒”

1932年,河南省浚县辛村M5(卫文君夫人叔姜的墓)出土的“铜方奁”或“小方彝”(图九)[10],西周末年,带盖高7.45、口边长5.75、宽5.55厘米,同出有白石圈、红白玛瑙珠、绿松石珠、绿松石兽面和骨笄等物。

图九 河南省浚县辛村M5出土的“铜方奁”

1998年,甘肃省礼县圆顶山M1(简报定为女性墓)出土的“B形盒”(图十)[11],长5.5、宽2.7、高7.8厘米。盖门单开。

图十 甘肃省礼县圆顶山M1出土的“B形盒”

1991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O12(虢季夫人墓)出土的方盒[12],长13、宽10.5厘米。这件器物,“已残碎,无法修复。但出土时为长方体,用薄铜片制成,上面有压印纹样,盒壁的接口由长条形的铜片连结。出土时盒内装有以绿松石、料珠和煤精等组成的串饰一组。”

1993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晋侯邦父的夫人杨姑的墓)出土的“铜方盒”[13],出土时已锈成粉末,“内盛满各类玉质小件器物,有玉人、熊、牛、鹰、鸮、罍、龟等”。

1956—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052(虢国太子墓)出土的青铜小罐[14],整体高约6.15、腹径5.4、深5.1厘米。深腹,圜底无圈足;盖饰饕餮纹,腹部饰蟠螭纹。出土于外棺和椁之间东侧,和车马杂器混放在一起。

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沂水李家庄出土两件铜穿带器,皆球形器,盖带钮(猴钮或鸟钮),圈足,一件高12.2厘米,另一高10.9厘米(图十一)。出土地属于莒国,墓主性别不详[15]

图十一 山东省沂水李家庄出土的铜穿带器

2005年,陕西省韩城县梁带村M26(芮国国君夫人仲姜的墓)出土的贯耳罐(图十二)[16],通高10.6、口径7.4厘米。

图十二 陕西省韩城县梁带村M26出土的贯耳罐

1995年,山东长清仙人台M6男性墓(邿国国君的墓)出土的提梁小罐(图十三)[17],通高9.2、口径8.5、深6.2厘米。器盖高隆,顶立一小鸟;器深腹,圈足;两耳间穿一链条。

图十三 山东长清仙人台M6男性墓出土的提梁小罐

2002年,山东枣庄市小邾国墓地M3(邾君庆夫人媿霝的墓)出土的提链罐(图十四)[18],高8厘米。盖平顶;器深腹,圈足;两耳间穿一链条。

图十四 山东枣庄市小邾国墓地M3出土的提链罐

1991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虢季夫人墓中与梁姬罐同出的凹弦纹罐(图十五)[19],高8.4、口径6、腹径10厘米。盖上隆,器直口,平折沿,方唇,短直束颈,弧肩上有半环状双系,弧腹,平底,盖上有环状钮与其中一系套铸在一起;肩、腹部和盖上饰有凹弦纹。

图十五 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虢季夫人墓出土的凹弦纹罐

以上这些铜器,小巧玲珑,尺寸均在10厘米左右,属于微型化的铜器。它们既不同于高大厚重的青铜礼器,也有别于在墓主人去世后专门制作的比较粗糙的明器,应为日常实用之器。

对于方盒类小铜器,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因为出土时发现里面盛放玉器、玛瑙之类饰品,且多出土于女性墓(如晋侯夫人墓、虢季夫人墓以及邾国国君夫人墓等)中,故它的功能就是首饰盒[20]。而对于圆罐类小铜器,男性和女性墓均有出土,至于它的具体功用,因同出器物的不同而异。梁姬罐可能是用来储存脂粉的;虢太子墓的小罐因和阳燧一同出土,可能是存放艾绒。贯耳罐多出土在中原地区,即王畿周围,如虢国墓地、芮国墓地出土的小罐;而提链罐多出土于东夷地区,如邾国墓地、邿国墓地出土的小罐。这可能因为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不同而致。

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2虢季夫人墓出土的梁姬罐出土地点明确,制作精美,纹饰华丽,且因其是该墓所出唯一一件带铭文的青铜器,显得弥足珍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